图为兴县“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赠仪式现场。
图为林炎志向受助学子颁发助学金。
2016年,50名;2017年,245名;2018年,400名;2019年,323名;2020年,400名……每人助学金5000元。
这是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五年来在山西吕梁和忻州开展“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贫困学子的数量,迄今已有1418名,其中吕梁学生1298名。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是由贺晓明、林炎志等部分晋绥儿女与兴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的公益慈善组织。自2016年起的每年8月,这个基金会的理事长林炎志、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副理事长马小鸣等晋绥儿女都会从北京启程,如约回到他们的第二故乡——原晋绥边区首府兴县,为老区高考的寒门学子送去爱心和期望。五年来他们坚守着这份承诺,从未动摇和改变。
赤子之情 感恩回馈“家乡”父老
2019年清明节前夕,在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凤凰岭墓区举行祭扫先烈暨晋绥散葬烈士遗骸安葬和志愿军烈士墓揭碑仪式。在礼炮声和思念曲中,礼兵护送着从兴县、临县、离石、方山收迁的26位八路军烈士遗骸棺椁,缓缓走向烈士纪念塔。现场,120师后代及晋绥儿女代表、烈士家属、老区干部群众及军人、少先队员等千余人都佩戴白花神情庄重,向为国捐躯的烈士,向这片红色热土深深鞠躬。
兴县曾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和八路军120师师部所在地。抗战时期,这里既是抵抗日寇的主战场,又是保卫延安的战略屏障。先后有2000多名烈士献身于此,他们用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铸就了不朽的吕梁精神、晋绥精神。“一碗米,做军粮,一尺布,做军装,一个儿子送前方。”贺晓明感慨地说,“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几乎倾尽所有,无私支援帮助共产党、八路军,这份鱼水情不管过多少年都不能忘,永远都不能忘!”
多少年来,晋绥革命前辈和他们的后代们都在用赤子之心回报着这片土地和人民。2011年以来,晋绥儿女协助吕梁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踏遍吕梁山麓,先后寻找收迁散葬烈士655人,让英烈们长眠于凤凰岭下、湫水河畔的青山绿水间。
2014年10月,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在晋绥边区首府兴县蔡家崖正式成立,注册选址就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一切为了烈士,一切为了孩子”,许多年逾花甲却始终热心公益的晋绥后代和老区代表聚在一起,为老区的发展和建设建言献策、捐款捐物。
“我们称自己是晋绥儿女,是因为老区的乡亲们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的血脉系在了这块土地上。用真情回报这片土地,是老一辈的嘱托。”林炎志说道。
六年来,他们为吕梁贫困学子送去助学金649万元;为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捐款453万元;为修建9座抗战纪念碑亭捐款156万元;为修复西北农民银行旧址捐款50万元;为整理《晋绥日报》文献资料捐款60万元;帮助老区开通“蔡家崖号”列车;为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征集红色文物;为关向应图书馆征集各类图书;为多所山区乡村小学捐赠图书、教学设备;创办《红色晋绥》简报,开通《红色晋绥》网站;为兴县党校(干部学院)的建设四处奔走……段晓飞动情地说,“把老区人民装在心里,用情怀去感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扎扎实实为老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也是我们把公益活动冠名为‘晋绥情’的根本缘由。”
多年来,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成员们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红色文化,弘扬吕梁精神,助力老区发展,用浓浓的晋绥情怀践行着不忘初心、回报老区的铮铮誓言。
奉献爱心 竭力帮助莘莘学子
2018年8月17日,当得知众多爱心人士要过来看自己,刚考上大学的石楼县女孩郭宇婷早早就在门口等候。
因为父亲一年前发生意外突然去世,母亲重病在身,收到大学通知书的郭宇婷为如何继续上大学和亲戚们借学费和生活费发起了愁,手足无措的她甚至一度想放弃学业。就在这时,“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提供的5000元助学金,给一家人打开了希望的大门。
“太感谢你们了,太感谢你们了!”由于重病,郭宇婷母亲不能起身,只能在床上含着眼泪一次次呢喃着。
“教育是最大的社会公益事业和奠基工程,一个贫困家庭只要有一个大学生,就能真正脱贫,因此绝对不能让老区的孩子们因为贫困而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老区孩子的困难时刻牵动着基金会这些晋绥后代的心,经过多方努力,基金会携手爱心企业,用暖暖的助学金承载起了晋绥儿女跨越70余载的“投桃报李”。
于是,每年到高考学生即将迈入大学的时候,林炎志、段晓飞、马小鸣及田小明、高玉堂、李晓英、杜秀文、张和平、段翔等基金会志愿者和爱心企业代表及媒体朋友,都会用四、五天时间穿梭于吕梁的兴县、石楼、交城、临县、岚县等地,为困难学生送去温暖和鼓励。这些年他们往返于北京和吕梁之间已经有20多次。
“开学需要的东西准备好了吗?”“还有啥困难没?”“要好好学习,有困难随时和我们联系。”一句句真诚的问候,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折射出基金会成员对老区学子最深沉的关怀……在去每个贫困学子家里家访时,都会送上一个装满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的行李箱,一套《红色晋绥》简报;在捐赠仪式上和受助学生谈心时,林炎志、段晓飞都会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 勉励他们努力学习、回报社会;逢年过节还要在高校看望受助学子,为他们送去祝福和关怀……每次回到吕梁去困难学生家看望,孩子们为他们准备的热水没来得及喝一口,他们又匆匆赶往下一家;返回北京,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他们又在为老区的发展开始筹划,四处奔走。多年来,无论是在吕梁、太原,还是北京,只要和这些孩子们聚在一起,和老区的乡亲们坐在一起,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们是老区孩子们的长辈,但更是老区人民的亲人,只要老区需要,老区的孩子们需要,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会践行诺言,全力以赴。
2020年8月20日,一场特殊的线下与线上联合举行的捐助仪式在岚县举行,为吕梁岚县、兴县、临县、石楼四地的400名困难家庭学生送去200万元的助学金。
疫情期间,基金会仍没有忘记公益使命,对捐资助学提出了新的口号——“战疫助学,爱心必达”,他们的公益脚步没有停歇,想方设法购买了众多防疫物资紧急驰援革命老区。不能像往年一样亲临各地一一为学子送上爱心和祝福,基金会成员们感到有些遗憾,但能在开学前把助学金送到每个学子手中,帮助孩子们顺利踏入学校大门,他们又感到无比欣慰。
“这里就是我们的故乡,故乡的孩子们也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今天播撒一粒爱心种子,未来成长的就是一份希望。这不仅是一个孩子和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老区的希望,更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段晓飞说。
接力传承 红色精神永放光芒
“我和姐妹们把钱捐给了老区的教育事业,是对老区人民的回报……即使有一天我们干不动了,这项公益事业也会按照规律和惯性继续做下去,晋绥的第三代会来接班,捐助的火种一定会永远传递下去。”每次提到公益事业的发展,林炎志总是满怀深情。
在父辈的影响下,林炎志儿子林山、女儿林知南踊跃为老区教育事业捐款;贺晓明带着女儿纪珂珂一起走进窑洞,回忆当年往事,为烈士扶棺护灵;段晓飞儿子段翔连续多年积极参加老区公益助学活动,120师后代及晋绥儿女的第三代很多人都曾参加了当年在兴县孙家庄收迁烈士遗骸及相关活动……新一代晋绥后人义无反顾地接起了老一辈们传下的接力棒,承担起了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晋绥精神的神圣使命。
2019年助学活动中,基金会除了捐给每位贫困学生5000元助学金外,还捐赠了由贺晓明编著的《前辈的身影》。贺晓明曾特别嘱咐,要把这本书送到每位受捐助的孩子手中,告诉他们要传承先辈革命精神,踏着先辈的足迹前行。
在基金会及晋绥后代的努力和感召下,红色基因在传承,红色传统在发扬。2019年末,基金会收到了一份来自新疆边防军营的捐款。这是一位曾经受过资助的学子,他响应国家号召,从大学应征入伍,并按照当初和基金会签订的《捐资助学合同》,把1500元津贴捐到了基金会。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受助学生王轶铃在信中说,自己非常珍惜这份爱心和幸运,将来有志于做一名教育工作者,将广阔的视野和先进的理念带给家乡的孩子们,为他们做些实事,让“红色助学行”这份光彩事业的火炬永远传承。受助学生李荣表示,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努力奋斗,以回报基金会和爱心人士的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