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有一种币在中国近代造币史上,历经过80多年的风风雨雨仍然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这是一个让钱币收藏爱好者难以理解的事。也许有人会问:真有这种事?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先来看看关于这种币的真假之说。
2014年5月中旬的一天,悠闲的我站在自家的阳台上,出神地凝望着不远处风景如画的大院,感受缕缕阳光照耀,阵阵微风佛面,内心升起一股愉悦之情。都说江山如画,岁月如歌,生活如诗,却也不错,我更道是拥有今天这美好的一切,要感恩着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感谢党的富民政策,我们富足的生活来之不易,深受国家深受党的恩惠……正当我思绪飘远,内心的小舟随处荡漾时,客厅里忽然响起了楼宇电话,原来是邮递员送快递来了。待我签收完打开一看,是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寄来的春季拍卖图录。我踱着步坐到了沙发上,顺手从旁边的茶几上拿起那200度的老花眼镜,迅速翻阅着一本《古钱、银锭、机制币》图录。当看到第2301、2302号拍品时,我就来劲了,两个NGC国际钱币鉴定评级公司的评级币,一个62分一个64分,这在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银币中是非常罕见的。一种收藏者的强烈占有欲涌上脑海,于是我又倒翻回开头,细细地查看拍品预展时间和拍卖的具体时间,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参拍计划。
等到拍品预展那天,我早早地到达了预展地点,哪料想现场已经有不少看拍品的人了,远远望去位置都被占满了。我只好默默地站在旁边排队,耐心等待人家看完。心想着,这般场景真是很适合用一句俗语概括——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得争取下次再更早些。排队等待的这段时间,我满脑子是图录上那两个小银币的影子。作为一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钱币收藏研究者,第一次碰上这么漂亮的钱币,着实是心动不已。还好,不久也就轮到我了。我坐到观看拍品的桌子前,填上表格,展示员很快就用盘子托出这两个币来了。我有点迫不及待,先观察的是62分这个币,感到从形制、包浆到字口、风格都没问题,暗自下了可以参与拍卖的决心。看到64分这个币时,第一眼的感觉是币的表面粗糙,字口、包浆不自然,引起我的警觉。我研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银币的版式多年,曾经在解放军出版社公开出版过我的研究专著《红色货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货币版别研究》,对贰角银币的版式及其主要特征,都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了。它就像一把把尺子,看到同类的东西,很自然地会闪现出来,从多角度衡量,帮助思维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作出真假判断。从多角度审视后,依据自己的辨识能力,我初步得出结论:此币不是银币,而是铜镀银假币。
回家以后,我再次翻开这本图录,惊讶地看到图录中关于这个币的简介:“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银币一枚,银光甚好,此年份好品相罕见,耿爱德(E. Kann)旧藏,NGC MS64”。对此我感到不可理解,NGC公司与耿爱德(E. Kann)先生,一个是国际有名的钱币鉴定评级公司,一个是世界著名的钱币收藏家,他们怎么可能看错呢?
5月21日,北京昆仑饭店的拍卖大厅座无虚席,正面摆放着一张齐腰高的桌子,西装革履的拍卖师站在桌子后面,尽显英姿飒爽之态。台前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在埋头抄录,右边有个播放拍品电脑图的大屏幕,左边一排桌子则坐着四五个电话委托报价的代理人。竞价者们手持号码牌静静地坐在位置上,竖起耳朵,瞪着一双双充满欲望的眼睛。开拍以后,台下的竞价者在自己心里价位内频频举牌,像是海潮翻涌,一币激起千层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台上的拍卖师连珠似地报着不断上升的价位,高峰时那喊价的速度,简直就像澎湃的洪峰,摧枯拉朽一泻而过。带着好奇的心理,我在拍完自己想要的那个62分币以后,继续等待这个假币的拍卖实况。这轮竞价的场面也真是非常激烈,用一场无硝烟的战场来比喻也不为过,经过几十个回合的较量,最终于32000元落锤,加上佣金是36800元。
这个币从1932年制作到现在,已经80多年了。一个币历经80多年,展转无数藏家之手,特别是经过国际有名鉴定评级公司、世界著名钱币收藏家、中国著名的大型拍卖公司之手,还不为人知其庐山真面目,真可谓是一个特别能“混”的币。
图2
为了确认这个币是铜镀银的老假币,我在预展时,曾经向负责这次预展的工作人员要了这个币,在征得主管同意后,进行了多角度拍摄。现在来看看这个币的细部特征。图1是这个币在拍卖官网截取的原图,图2是一个我收藏多年的一眼就可以看出的掉落了镀银的铜币。从图1和图2很明显可以看到正面右边那个五角星都是稍微往左边倾斜的;从图3可以看出两个中字是一样的,并且中字右下方多出一斜撇都是一样的;从图4可以看出“维埃”两个字都一样的,尤其是埃字的三角形头部开口;从图5看背面地图上部图形都一样。这里图3中字右下方多出一斜撇的特征最具有典型的意义,因为这一斜撇对于整个币来说是多余的,很有可能是钢模雕刻好以后,被某种东西碰撞而成的凹槽,待币印制出来后就变成短线状凸起的图案。既然这与币图毫无关系的一斜撇都一模一样,说明这两个币是同一钢模印制出来的币。只不过一个保管的比较好,镀银没有脱落;一个磨损比较厉害,完全成为铜币了。我还曾经用30倍放大镜看过,这个被评为64分币的边缘其实已经有不少铜锈。所以,这个币是当年制作的假银币无疑。
图3
图 4
图 5
其实这类币,我曾经多次在国内拍卖公司及其网站见过。2007年5月23日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金银币金银锭古钱”专场,拍卖了一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2年贰角银币(第5507号拍品),品相很好,按现在国际金银币评级标准可能会在62分左右,估价1000---2000元人民币,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以11200元成交。我用它的放大系统认真观察了这个币:正面101个马齿,“国”字无点并且右上角比较弯曲,右边五角星的左下角比较短,“角”字上方有一个小圆点,“一”字和“三”字下方的马齿边各有两个小圆点;背面97个马齿,左边24个谷粒,右边22个麦粒,党徽上方有一个小圆点,五角星有一条凹线。虽然没有办法知道它的重量和直径是多少,但从币的整个风格图样看,都与图6币一模一样。2011年11月18日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又出现一个这种版式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2年贰角银币(第1106号拍品),这个币评级为64分,最终以40250元人民币成交。2011年6月北京华夏藏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给我寄来一本金银币拍卖图录,按照图录号(第8572号拍品),我上网应用它的放大系统观察这个币,竟然也和图6币一模一样,这个币包括佣金最终以78400元人民币成交。后来我发现,不少钱币评级公司甚至是国际著名评级公司,都有一些把这种保管比较好的铜镀银币(一般都在60分以上的),错评为银币。如PCGS公司的158483ˑ65/80965711号币(这个币的鉴定说明“川陕苏维埃”造也不对)和2012年12月2日北京保利拍卖第10632号币(NGC公司64分),都是错误评为银币的铜镀银币。
图 6
图 7
这类铜镀银的假银币当年制作了多少无从考证,目前从收藏实践看有五种版式。一是1932年“无点国字版”(图6),这种币有四个特征:国字没有点;币正面右边的五角星左下角比较短;背面中心有一个圆点;背面上方五角星中间有一条斜阴线。二是1932年“有点年字版”。即国字有点且年字有点(图1、图2)。三是1932年“无点年字版”。即国字有点且年字无点(图7)。四是1933年“凹头埃版”(图8),这种币有三个比较明显特征,即埃字的三角形头部像凹字;背面五角星左边有拉丝痕迹;地图北极部分的经线中间少一条。五是1933年“三角埃版”(图10),这种版式除了埃字与背面的枚字与图8不同以外,其他方面与图8币几无差别。五种版式中,1932年的存世量略多些,1933年版凤毛麟角,尤其是1933年“三角埃版”,目前仅见此一枚。品相较好的1933年“凹头埃版”币,在收藏市场交易价格早已经超过80000元。
图 8
图 9
2011年9月,我陪同解放军出版社编辑部的刘施昊同志去上海,参加全国图书发行订货会议。在《红色通行证》(解放军出版社2011年版)作者曾本清先生介绍下,认识了一个江西赣州籍的张先生。当他知道我喜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票证和钱币后,将保存了20多年的一个1933年版的贰角铜镀银币转让给我。原来它是一枚“光绪元宝”铜币改制的铜镀银币(图11),镀银大部分已经脱落,但“光绪元宝”四个字还清晰可见。去年,江西会昌县的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在瑞金古玩交流会时买了一个很奇怪的铜币,说马上会把图用微信发给我,让我看看对不对头。过不久我打开微信一看,也是一枚1933年苏维埃贰角铜镀银币(图12),而且还遗留着龙的图案。这龙的图案实际上是“光绪元宝”铜币的背面,由于印花时压力不够,原来的图案遗留了下来。后来,我还收到一个1932年“有点国字有点年字版”背面“光绪元宝”版(图13)的铜镀银币。这说明苏维埃贰角假银币是使用旧“光绪元宝”铜币,印上苏维埃银币图案镀上银制作而成的。
图10
至于苏维埃贰角铜镀银币的来历,80多年来也一直争论不休。《中国收藏》杂志钱币专刊第35期,刊登了一篇《苏维埃贰角铜镀银币争议缠身》的文章,归纳为“土匪造”、“白军造”、“苏区造”三种来历说。该作者认为:“土匪造”说法的理由是史料有记载,当年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江西会昌县筠门岭,土匪制作过一批铜镀银苏维埃贰角币。“白军造”说法的理由是国民党不但使用军队直接进攻我苏区,“围剿”苏维埃政权及其红军部队,而且竭尽全力扰乱苏维埃经济,破坏苏区金融秩序。1934年初在于都县、瑞金县、胜利县、兴国县、赣县等地方都出现过这种假银币。众多地方出现这种假币,说明有可能是国民党军队统一制作的。“苏区造”说法的猜测有三。一是苏区当时白银极其匮乏,有可能用铜镀银代之;二是目前发现许多同模银币,当时钢模是手工雕刻,白军不可能雕刻出一模一样的钱模;三是这种假币1932年版的较多,1933年版的非常之少,如果是白军造的话,1933年甚至1934年都有可以大量制作。
图 11
图 12
早在1990年,江西省钱币学会主办的《钱币研究》第一期,刊登了严帆同志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铜币种类辩考》一文,他以江西省瑞金市革命纪念馆馆藏苏维埃贰角铜币数枚为依据,认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过一分、五分、贰角的铜币。此观点一出,引起了钱币学界关注,赞成者反对者各有说辞。1991年,江西《钱币研究》也在第一期,刊登了长期从事苏区党史研究的曹春荣同志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铸行贰角铜币说质疑》的文章。认为:从来没有文献资料记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过贰角铜币,倒是有文献记载当时就有出现铜镀银的贰角假币。1933年3月10日,江西省寻乌县苏维埃政府发出了《关于严密检查假造苏维埃毫子的反革命行动》的第一号密令,密令提到有铜镀银的贰角假币在苏维埃区域流行,要求各级苏维埃政府给予严厉的打击,并且告诉群众识别假币的方法。
图13
笔者认为,“土匪造”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据查史料,“土匪造”的观点最初来源于1932年春,苏区发现有铜镀银的苏维埃贰角币流通,毛泽东主席知道此事后,十分关心,就叫中央造币厂厂长陈祥生、业务处长谢里仁前去汇报。谢说:“敌人造的伪币是铜质而不是银质,他在红铜上面镀了一层银质。只要将伪币一摩擦,就可以看出铜质来。这种伪币是筠门岭的一个土匪制造出来的”。毛泽东主席听后指示,准备派两个师的兵力去围剿土匪。另外要造币厂出布告,告诉群众识别真伪,堵塞伪币在苏区的流通。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土匪造”,只是当时对伪币来历的一种普通说法。筠门岭这个地方我去过的次数不少,属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十万大山之中。看看图1、图8和图14就知道,这种假银币当时的电镀工艺是非常好的,历经80多年而不脱落,还闪闪发亮。土匪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可能有这种先进的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