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北京2020年7月31日电(翟佳琪,来源:2020年第8期《党建》杂志)
萧楚女,原名树烈,1893年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理论家、教育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幼年时他就勤于学习,养成了浪漫豪侠、疾恶崇善的性格。家庭破产、父亲病逝后,他当过跑堂,卖过报纸,做过排字工人,还当过轮船杂工,接触到大量社会下层百姓。
辛亥革命前夕,满怀热情的萧楚女参加了湖北新军,不久后参加武昌起义。此后几年中,他目睹了所谓“革命党人”的倾轧斗争,既悲愤又失望。于是,他先是从新军退伍去实业学校学习,后来又退出了国民党。“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他借《离骚》之意取“楚女”为笔名,在《大汉报》《崇德报》上发表文章,以笔为武器,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他参加了恽代英组织的利群书社、共存社,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1922年,萧楚女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的几年,萧楚女按照党组织的安排,辗转于四川、湖北、江苏、上海、河南等地,传播革命思想,开展革命工作。“幸是神州多辽阔,揽辔驰驱任遨游。”他在万县四师秘密建立起万县地区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在襄阳二师帮助学生自治会开展工作,在江苏组织青年开展农运工作,在上海协助恽代英编辑《中国青年》,在河南将《中州评论》办成发动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阵地。1924年,萧楚女二次入川,任中央驻川特派员,领导重庆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四川的革命斗争。他与童庸生等人发起组织了“四川平民学社”,开办平民学校,出版《爝光》杂志,同时他又组织了“学行励进会”,联系青年,发动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