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玉兰精神的核心:爱党、爱国、全心全意为人民。做为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而牺牲、舍弃个人利益,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傻子”,无私奉献精神。
下面这组老照片所记载的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吕玉兰,为人民群众利益,先公后私,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艰苦奋斗精神的严格自律要求。这组照片是以吕玉兰及其父母妹妹一起住着的老屋为背景拍摄的,它们记录了老屋的真实情况。从1955年吕玉兰高小毕业当选农业初级社长,进入人们的视野,这老屋就陪伴在人们记忆里。到1968年,我家从老二队那边搬到现在的位置盖房子时,大姑奶才同意顺便把这老房子修缮了一次。外墙包边砖垛重砌,白灰重抹,直到1978年村里统一规划建设新农村一年多后,这老房子才拆掉,房基前移一房多宽,东错与我家对齐,到现在的位置上。由于当时翻盖建设新农村,统一规划房屋时,砖瓦钱不够,还是时任村副书记和我父亲吕世周他们,帮助把老屋的房梁卖掉变现,补齐的砖瓦钱。
当年,这老房子,即是吕玉兰的住所,又是她的办公室,还是村里召开会议的场所。
(在吕玉兰家里开会听老贫农杨宗振忆苦思甜)
下面这张是当年东留善固村里当选劳动模范,思想先进代表的集体合影。它把房屋的下半部及房基的状况几乎全部给遮挡了。照片需要拍摄容纳五十多人:最后排四清叔等站在门口台阶最上面,我父亲等站在台阶第三层,大姑奶和耀林大爷他们站在第二层,香河姑奶和香兰姑则坐在第一层台阶上,最前排占臣二哥他们则席地而坐,都进入镜头里。当人们都排好位置安静下来等待最后拍摄时,突然闯进镜头里一只老四奶奶养的母鸡。
这张照片把横向的三间房正屋面貌,展示记录下来了,老旧的状况一览无余。
下面这张照片是1967年冬天,天津一个叫“井冈山”的红卫兵组织大串联一小组红卫兵来访吕玉兰,学习劳模吕玉兰的事迹,与吕玉兰在其屋前的合影。当年的红卫兵,后来写的回忆文章,把吕玉兰家这座老房子的状况描述的清清楚楚。文章回忆说:“这是一个没有院墙的普通农家院,几间破旧的房子,门窗也是老式的,和其他家不同的是,屋门两侧的墙上涂上了红油漆,右边写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左边写着“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门的上方有一块大的牌匾,写着“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都是红底黄字,只是门两旁语录用的是宋体字,牌匾上的字是仿毛主席题词时的草体字。”……“玉兰回来了吗?” “回来了,刚到家。”说话间,只见一位戴着白毛巾、穿着黑棉袄、身材壮实的妇女手拿一块还冒着热气的白薯边吃边走出屋门。是她,吕玉兰,那黑红的脸庞,质朴的笑容,跟我们见过的相片一样。……我们队长赶紧说:“那就请跟我们照张相吧。”“好,好。”她转身把手中的白薯放回屋里,然后和我们照相。开始她想站在后排,可我们坚持让她站在我们头排的中间,我还把手中的毛主席像递给她抱着,而我手捧毛主席语录,紧挨着她站着。她微笑着听我们的“摆布”,在我们“一二三”之后,这张与模范的合影就成了定格。……”
红卫兵这张照片里的状况和回忆文章描述是一致的。七个人是站在吕玉兰家房门口的台阶上拍摄的。参考下一张照片,这个台阶的高度大概和吕玉兰父母坐的长条板凳,一样高。可不知何故,照片把吕玉兰胸前抱着毛主席像的部分给隐去了?可能是感觉太有时代特色还是七个人没有把房屋的破旧遮挡住?可下一张来自两个云南的少数民族女红卫兵与吕玉兰父母亲合照的照片上,给记录下来,完全呈现在我们面前了:门口两侧青砖垛子破烂不堪,
青砖垛子破烂不堪,都要快碱透了。(青砖年久被空气雨水腐蚀)隔到现在,早都是不能住人的危房子了。
(直到1974年10月3日吕玉兰和江山结婚,老房子依旧)
1968年我家盖房的房梁上有一道钢丝绳勒痕,我问父亲是咋回事?父亲回忆说是当年村集体抗旱打井,运到工地上打井用,钢丝绳给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