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今天,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采访了一位老复转军人——邓星光,他出生在六十年代初期,81年底参军入伍离开湖南老家,辗转近40年,笔者前期曾读了一篇“献给正在老去的50、60后”的文章,他就是这一代人,作为一个老兵和复转军人,后来又成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和民营企业家,他用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做到异乎常人的坚持不懈,主动扛起新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做一个真正有力量的时代新人。
1981年12月,邓星光穿上军装的第一天留影。
“河长制”的早期倡导者
“当我们穿过一个又一个昨天,总有一种依恋,让目光回首留念, 那一片海洋都是生命的源泉,那每一片森林都是我们净化的摇篮……”
2010年6月4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观影大厅里,这首美妙的童声在这里回荡,第38个“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夕,全国首部以水危机为主题的环保公益电影《河长》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首映礼,一千多人的大礼堂里座无虚席,首都各界群众、有关部门领导、北京电影学院部分学生等与电影《河长》主演和主创们一起观看了这部影片。
观影结束后,《河长》原创、总制片人邓星光在台上分享创作经历的时说:环境保护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河长制”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这样的执政党,在环境治理上会有如此大的手笔和担当。
《河长》是邓星光的处女作,他以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的水污染事件为背景,反映太湖沿岸的干部群众以壮士断腕、铁腕治污的精神和斗志来治理太湖,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影片终于成功上映。《环境教育》杂志社首先以“邓星光,《河长》电影的始作俑者”对其创作和完成这部作品的经历和事迹进行了报道,2011年,原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首先号召在全国环保系统组织观看,同时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反复播放和宣传,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中国向水污染防治发起全面攻坚战以后,“河长制”治水新模式率先在浙江、江苏全面铺开,然后又如雨后春笋般的辐射全国,2016年10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出了“全面实施河长制”的伟大号令。
2010年6月4日“世界环境日”前夕,电影《河长》在北京电影学首映,图为主演主创人员与国家电影局和环境保护部的领导观影后合影留念。
民间河长领军人物
河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理水环境的重大制度创新,2017年元旦,习近平主席在致新年贺词中向全世界宣告:“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至2018年6月,全国由党政一把手领衔的百万“政府河长”全部履新到岗,自2019年元月起,全面实施对河流的治理,河长制开始从“有名”到“有实”,从“河长制”全面走向“河长治”,在全面建立政府河长制的同时,全国各地也涌现出党员河长、乡贤河长、企业河长、巾帼河长、大学生河长、河小青、河小禹等多种形式的“民间河长”组织,真正开启了“政府领导治水,河长领衔治水,部门联动治水,企业主动治水,社会各界共同治水,新闻单位宣传治水,全民配合治水”的良好局面。
2018年7月17日,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在全面建立河长制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通过制度让每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