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塘村向导五绍斌和王大玺向黄平县党研室主任刘治平(左一)讲述红军烈士墓的故事
当年红六军团经过的古道如今已荆棘丛生
中红网贵州黄平2019年9月11日电(廖尚刚)最近,贵州黄平县革命老区建设中心在开展革命遗址普查中,党史工作者沿85年前红六军团西征经过黄平的线路,于该县新州镇海拔1260余米的太阳山东北山麓发现两所红军无名烈士墓。
1934年夏,湘赣苏区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苏区日益缩小。7月下旬,中共湘赣省委和湘赣军区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红6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湖南省中部发展游击战争,并同红3军取得联系的指示,成立了以任弼时为主席、肖克任军团长、王震为政委的军政委员会,领导红6军团9700余人由江西省遂川县的横石和新江口地区出发,突围西征。1934年10月30日,红六军团进入贵州黄平县境,沿谷陇、黄飘,转向东坡北上往旧州、瓮安进发。10月1日傍晚,红军在黄平县的新州镇的学坝和东坡一带的皂角井、金竹岩,与驻守在山头和要隘上的贵州军阀王家烈部第一团和特务团的“双枪兵”展开战斗。在红军指战员几次顽强冲锋下,国民党部队最终扔下20多具尸体,一哄而散。战斗结束后,红六军团大部队又马不停蹄向旧州古城开拔。然而在这次战斗中,有两名红军战士由于受伤掉队和几天几夜的滴米未进,加上山高夜黑,最终一前一后分别倒下于东坡芹菜坳和白塘村新庄坳,将年青而宝贵的生命永远留驻在黄平太阳山的黑土上。
在普查和采访中,当地向导王朝武、王大玺等老人沿用他们长辈遗下的话说,红六军团经过当地和第三天,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就四处查找掉队和失散的“红匪”,哪怕是牺牲后的遗体也不放过,“双枪兵”还要对其进行没有人性的摧残。为了不忍心让这些客死异乡的红军战士遗体再次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毒手,当地张、王两姓的群众并悄悄分别将两位烈士就地安葬,在安葬时更不敢用土石为烈士垒成坟墓,只好在他们安息的坑土上覆盖柴草和以石块、木棍作为记号。1966年,原罗朗公社白塘大队支书张春林才根据当成埋葬红军烈士的记号,在率领群众将新庄坳路边的红军烈士墓迁至宽敞的地方安葬的后,还到1.5公里外的芹菜坳给另一位红军无名烈士墓垒砌坟茔。此后,张春林老人每年清明节都要前往两所烈士墓祭扫,寄托哀思。老支书去世后,出嫁到东坡石家塝的村妇任老长看到新庄坳的红军无名烈士墓由于年久失修,加上牛马的长期踩踏,把这位红军烈士的“家”破坏得面目全非。她在于心不忍之下,决定认扫和看护这所烈士墓,2003年11月19日(农历十月十九日)她还请人打制了墓碑给这名无名烈士安装了“大门”和重新垒砌墓墙,从此他们全家在每年腊月二十七日和清明节,都要以民间最朴素的礼仪给烈士拜年和扫墓。
另据中共黄平县党史研究室主任刘治平介绍说,他们从去年开展革命遗址遗迹深度普查以来,目前已经发现了11所红军陵墓,这可能还仅仅是牺牲和散葬在黄平县民间里的一部分。特别是今年清明节前已在新州、旧州、重安、浪洞等乡镇完成了9所红军烈士墓的修建后,今年清明节期间,前往各个烈士墓扫墓、瞻仰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人数络绎不绝。明年将积极整合革命老区经费对那些目前尚未得到保护和鲜为人知的红军烈士墓进行修复;对于一些地处深山密林的烈士墓,他们还要恭谨地把先烈的遗骸迁葬到交通便利和车流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让这些烈士不再因身处异乡而孤独,不再孤苦伶仃地让后人遗忘。同时,通过这些革命烈士陵墓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的宣传教育,更加激发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积极奋进的精神和行动告慰先烈。
红军无名烈士墓普查现场
红六军团一位无名红军烈士墓就坐落在太阳山芹菜坳的红圈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