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渡江战役简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后,为避免内战再起,国共双方代表曾先后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和《停战协定》)。然而,国民政府派出军队进入东北地区及其他原日军占领区后,不承认前期已经进入该地的中共军队及其所建立政权的合法性,双方遂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全国解放战争由此正式开始,山东的解放区遭到逾60万国民革命军的围攻。1947年7月,中共军队开始战略反攻,将战争引向广大国民党统治区。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名义发表宣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战略决战。历经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等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队实力快速缩减,节节败退。迫使国民党放弃京沪线组织抵抗及将主力撤至浙赣路一带,国民党军以70万兵力组织长江防御,依托长江以南半壁山河重整军力,等待时机卷土重来。
1949年4月,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举行谈判(即所谓"划江而治"),4月15日,中共代表团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团。但是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这个协定,谈判宣告破裂。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拉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1949年4月21日拂晓5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分别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先后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4月23日,在击溃沿江防御的国民党军后,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对全中国的统治宣告终结。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先后占领苏南、浙东、闽北、赣东北广大地区,5月3日解放了杭州、5月22日解放了南昌。1949年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上海就此解放。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与此同时,第四野战军以第12兵团部率第40、第43军约12万人组成先遣兵团,由平(今北京)津地区南下,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
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由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联合组成的这一次规模达百万的大兵团作战,同时动员了332万民工运粮、修路,还有7700名民工、16个地方部队随军参战,“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强渡长江,千里决战,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