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年,我为了研究、挖掘湘南起义历史,自掏腰包数万元,走了七八个省40多个县市,采访开国元勋和革命先烈后代,到各地党史部门、革命后代家中乃至省市档案馆,搜集与湘南起义相关的史料、回忆录、人物传记、学术论文集。在研究史料中,我会反复考证,绝不轻信一家之言。因为一些传记、回忆录对同一件事的描述,有时都会出现矛盾。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回忆,都出现矛盾。比如黄克诚在《回忆湘南暴动》中讲,尹子韶率领的永兴县警卫团主力1000多人,被敌人全部消灭了,“一人一枪都没能撤退出来。”1981年,党史专家公仲采访黄克诚将军时,他的说法是:“我带领警卫团和县委800多人,从南门撤至资兴三都,经酃县到达井冈山的宁冈大垅。”到底黄老哪次回忆准确呢?这就需要查找别的史料考证。黄仲芳《湘南暴动史要》227页记载:“东撤农民除陈毅统率的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外,还有黄克诚带领的永兴农民近1000人。刘泰、邝鄘、谭楚材带领的耒阳农民700余人,以及黄文藻、李奇中带领的资兴1600多人。由邓宗海率领的耒阳工农革命军第四师3000余人,会同宋乔生率领的工农游击队一道,已先行撤离。”《红一方面军人物志》记载,尹子韶与黄克诚带领永兴红色警卫团上了井冈山。可见,黄克诚后一种回忆是可靠的。
1928年5月下旬,由于山上粮食严重不足,红四军军委决定耒阳、永兴、郴县、资兴4县农军组成的部队,编成四路红军游击队,返回本县打游击,留在红军队伍的耒阳人不满千人。这些留下来的耒阳儿女,在此后的革命斗争生涯中,建功立业,绝大部分壮烈牺牲。只有极少数人看到了新中国成立,这当中有开国中将谭冠三、王紫峰,少将郑效峰、刘显宜、资凤、熊梦飞,以及中国人民救济总署秘书长、卫生部副部长伍云甫,女红军段子英。耒阳英雄儿女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丰功伟绩,永远不可磨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