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会议旧址
在鄂渝交界的湖北省咸丰县最北端,有一个名叫大村的地方,它是小村乡的一个行政村,这里山峦叠嶂,溪河交错,民风淳朴。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却因它是贺龙领导的红三军根据地和召开过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大村会议,成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策源地而名扬天下,真可谓“小村”里面有大村。
1932年,蒋介石以10余万兵力“围剿”湘鄂西根据地,由于“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导致红三军反“围剿”失利。10月,根据地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湘鄂西中央分局与红三军被迫转移,经豫西南、陕南、沿川鄂边境南下,12月抵达湘鄂边鹤峰地区。之后年余时间,红三军艰苦转战于湘鄂川边地区,试图恢复湘鄂边根据地。但因“左”倾教条主义仍居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湘鄂西中央分局又接连在红三军内部开展第三次、第四次肃反,错杀了包括段德昌在内的大批红军领导干部,加上国民党军的疯狂“围剿”,使红三军一直未能摆脱困境。
湘鄂边的困难局面,引起了红三军干部的不满,在中央分局内部的争论也逐渐公开化。红三军何去何从,成为军长贺龙、军政委关向应等红军领导人的战略思考。
1933年12月上旬,红三军军部及九师、教导团与红七师,在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分兵活动后于恩施石灰窑会师,并乘敌军清剿间歇休整数日。休整期间,中央分局就会合后的红三军下步行动方针进行谈话。关向应提出两个方案:一是西进四川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创造新根据地,同时要看湖北敌军是否尾随追击红军;二是向两大苏区靠拢,以保存革命力量。谈话确定分局机关及红三军先转移到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鄂川边境咸丰后再作决定。
中旬,红三军由恩施石灰窑经宣恩椿木营、烧巴岩、沙道沟、高罗、上洞坪和咸丰龙坪及恩施大吉场,18日抵咸丰大村。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红三军军部临时驻地-大村朱海峰家召开会议,讨论湘鄂边失败的教训与红三军行动方针及当前任务。中央分局书记夏曦及分局委员贺龙、关向应出席会议。
会上,对失败的教训,中央分局领导人之间存在着分歧,经过激烈争论,夏曦承认自己在领导红七师活动中背离烧巴岩会议决定,在军事上犯了冒险主义错误;同时在鹤峰苏区失败后,没有建立秘密组织开展游击战争,又犯了不相信同志、不相信群众的错误,并作了自我批评。会议就关向应关于红三军当前任务的两个提议进行了讨论,统一了发展方针,决定向酉、秀、黔、彭发展,创造新根据地。从此,把恢复湘鄂边的口号改成创造湘鄂川黔边新苏区,开启了红三军新的革命征程。
大村会议后,红三军转战川东黔江,进而南下黔东北,扭转了困难局面。到1934年上半年,开辟包括贵州沿河、印江、德江、松桃和四川酉阳(今属重庆)在内的黔东特区根据地。同年10月,红三军与执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任务的红六军团在贵州印江木黄会师,组成红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领导下统一行动。两军会师,如鱼得水,根据地建设突飞猛进,反“围剿”斗争捷报频传。从湘西攻势打垮当地军阀陈渠珍3个旅俘敌2000余人到转战鄂西取得忠堡与板栗园大捷,战火的锤炼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使红二、六军团愈战愈强,不断向铁军迈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在辽阔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成建制整师整旅歼灭敌军,打破了敌人的堡垒主义,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牵制了大量敌军,成功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行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