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听了刘庆山同志的汇报还说:“对于晋县的情况,我从多方面了解到不少。知道你们那里的革命、生产,特别是县、公社、大队干部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劳动实践中指挥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绩。你作为县里的一把手就要带领县委一班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很抓水、肥、土、种等生产条件的改善,认真推行科学种田。”当听到刘庆山同志谈到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时,董老笑了笑,说“工作中有不足是正常的。你们三级干部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开展调查研究,抓班子建设,抓好典型,坚持干着指挥的做法很好。在指导全县工作上很有成效嘛!一定要认真的坚持下去,并且要不断的总结和提高”。
当时,董老已是89岁的高龄老人了,在身体上虽然有点虚弱,在面貌上有点消瘦,但精神很好,眼光敏锐,思路清晰,说话不緊不慢,有条有理,而且耳不聋,眼不花,谈话的兴趣很浓,尽管保健医生不断的插话建议说:“谈的时间不短了,应休息了、”但董老听后却笑着说:“今天在农业第一线的同志来了,我心里高兴,身体也不累,愿多谈一会,”从上午11点开始,一直谈到12点15分才结束,共谈了1小时15分钟。
中午,董老夫人何莲芝已经准备好了午饭。两位老人热情地留我们一起共进午餐。董老夫人何莲芝陪着我们,一边吃,边说:“我告诉你们,我们今天吃的这顿饭,除了大米是从粮店买的以外,其余的凉菜、热菜,还有鸡蛋汤里的鸡蛋,都是我们家人在房前屋后的院里,自已种的,自已养的,你们吃着香吧?”我们一边吃,一边回答说:“香,真香!”,当时董老领国家二级工资,每月收入460元。夫人何莲芝也是高干,每月收入近200元。按说,已算得上生活富有的家庭了,但他家仍保持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为了节省家庭开支,何莲芝已是年近七十岁的老人了,但仍亲自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在院子里开垦了片片荒地,种满了豆角、西红柿、茄子等菜,连房根地带也种上了韭菜。整个院子变成了大菜园。各种菜长得很茂盛,产量很高,但从不追施化肥,都是灌溉入粪尿不花钱的肥料,对此,何莲芝说:“这样做既节省了开支,又可防止化学污染,使全家和工作人员都能吃到绿色的新鲜蔬菜。”
吃完饭,小雨仍下个不停,按着董老的统一安排,由夫人何莲芝陪同,刘庆山、董良翮和我乘坐董老大红旗专用车,到解放军总政治部礼堂观看了新编大型话剧《万水千山》.这是一部反映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好作品。何莲芝是四川人,家中贫苦。自幼参加红军,在长征时,她任妇女红军团的连长。在剧院休息室里,还听她讲了长征时亲身经历的许多故事,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深深怀念
在周头公社,不论是干部还是群众,对董老都非常崇敬,对其家人也很爱慕。1975年3月5日,是董老90岁生日。为了表示对他的崇高敬意,周头公社党委写了个祝寿词,共计八句,前两句是“天下大老年九旬,全心全意为人民”,后六句已记不清了。当时找人用毛笔写成小碗口大的字,然后放在黄绸子布上,剪剜下来,再把黄字粘贴在红绸子布上,由董良翮回北京转交董老,1975年4月2日,董老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我们公社干部群众都很悲痛。4月6日,我和周头公社党委副书记张敬堂同志代表公社两万多干部群众,到北京向董老敬献了花圈参加了吊唁董老的八千人大会和送葬仪式。对董老夫人何莲芝及其子女进行了慰问。
董老离开我们整整30周年了,每当我想起他接见时那种和譪可亲的音容笑貌,就崇敬他伟大的人格力量和崇高的革命精神。董必武的伟人风范,和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