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攻打郴州受挫,毛泽东和伍中豪率领三营连夜赶往湘南接应朱德部队,朱德非常感动。9月13日,伍中豪又指挥三营与二十八团在遂川黄凹伏击追兵刘士毅部第七师5个营,俘敌官兵200余人,缴枪250支,并攻占遂川县城。
9月底,赣敌周浑元旅第二十七团井犯茅坪,红军大部队外出游击,只剩下三营和团部。伍中豪以“出兵要奇,冲锋要猛,追攻要快”的战术突然袭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措手不及,仓惶北逃,伍中豪又指挥三营乘胜收复宁冈全境。从此,伍中豪骁将的声誉遍播井冈,威震敌胆。
1928年冬,井冈山迎来了一场大雪,困守在井冈山的数千名红军面临饥寒和缺医少药的严峻考验。而恰在这时,国民党又兵分五路向井冈山发动进攻。总前委紧急召开柏露会议,决定红军主力出击赣南闽西。柏露会议后,伍中豪任三十一团团长。1929年1月14日,他率领三十一团跟着毛泽东和朱德踏上了新的征程。敌人沿途围追堵截,红军险象环生,伍中豪率领全团战士血战大柏地,解放汀州,然后三打龙岩,横扫上杭,克永丰、取于都、战河坝,开辟中央苏区屡立奇功。红四军在汀州改编为三个纵队,伍中豪担任三纵队司令员,并被选为红四军总前委委员。后三纵队扩编为红一军团第十二军,伍中豪任军长,被选为闽西军事委员会委员。
出师未捷 魂眠井冈
伍中豪身经百战,积劳成疾。1930年,李立三为实现“饮马长江,会师武汉”的构想,命令红军攻打长沙。毛泽东出发前,亲临医院看望伍中豪。
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红军屡攻长沙不下,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而转攻江西吉安。9月29日,伍中豪率红十二军负责从西路攻击。于是,红十二军由萍乡出发,取道莲花,经安福直下吉安。由于当时伍中豪重病缠身,只好暂时留在安福北路苏区养病。10月初,总攻时间迫近,总前委和总司令部写信,要伍中豪病情稍好立即赴前线指挥战斗。10月3日,伍中豪率20余人的警卫队,从桐江口悄悄出发赶赴前线,不料这一行动竟被敌人侦悉,途经安福县城五里亭附近的亮家山时,被十几倍于红军的安福靖卫团包围。据平阳镇大塘村(今浮山村)的村民反映,当时有村民肖仁元、刘福初在距离战场约两百米左右的地里干活,听到山上枪声大作,喊杀连天。由于敌众我寡,弹尽援绝,红军全部壮烈牺牲。当夜,肖仁元、刘福初含着眼泪将红军战士的尸体掩埋。在掩埋红军战士的尸体时,他们特别注意其中一位穿着长衫的青年,把他单独埋在山坡下一个较显眼的地方。后来,这些村民从党史资料和媒体的宣传才知道他们当时掩埋的那个穿长衫的青年竟是伍中豪将军。英雄牺牲,时年仅27岁。
肖克将军惋惜道:“当时,我们都认为伍中豪是将才,可惜他出师未捷身先死。”
(本文参考了《耒阳市情》、《江西安福人民革命史》、《伍淮芳自述》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