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1日,为进一步踏寻哈尔滨红色之路,了解东北红色文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返乡大学生志愿燎原计划行动黑龙江哈尔滨分队前往东北烈士纪念馆和哈尔滨市李兆麟纪念馆,开启了本次实践的第一阶段,参观并深入了解了东北红色革命之路。
上午十点,我们分队来到了东北烈士纪念馆,这里原是伪满洲国警察厅旧址,哈尔滨解放后,为缅怀和纪念在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人民政府决定改伪警察厅旧址为东北烈士纪念馆,1948年10月10日正式开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坐落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41号,纪念馆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黑土英魂——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烈士事迹》,展示了革命英烈在东北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英勇不屈、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抗日英烈事迹;第二部分是《伪满哈尔滨警察厅遗址及罪恶展》,展示了伪满哈尔滨警察厅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哈尔滨地区人民的令人发指的残暴统治。直观的图片、雕塑、实物及影像资料真实地再现了自九一八事迹以来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十四年的东北抗日烈士的英雄事迹。陈列展出了抗日英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及解放战争时期的朱瑞、董存瑞、杨子荣等英雄事迹和千余件珍贵的文物、历史资料、照片等。现馆藏文物12000余件,历史照片、烈士档案及资料文献30000余件(包括黑龙江革命博物馆)。近年来分别被中宣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及省、市授予为“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雏鹰行动达标基地”等光荣称号,成为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最好的课堂。
讲解员带领志愿者一一参观馆内的文物,与志愿者一同追溯那一段红色历史。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相继沦陷。面对山河破碎,东北民众不畏强敌,奋起反抗。爱国官兵血染江桥,打响了中国人民有组织具规模的抗战第一枪。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风起云涌,以鲜血和生命筑起捍卫民族尊严的血肉长城。在民族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承担起发动民众、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东北抗日武装从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发展为东北抗日联军,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东北抗联将士冒着炮火硝烟,英勇奋战,前仆后继。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东北抗日联军主动出击,浴血疆场,支援全国抗战。1938年后,面对日伪严密的经济封锁,在武器匮乏、给养几近断绝的恶劣条件下,东北抗联将士不畏艰辛,风餐露宿,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苦斗,付出巨大牺牲,书写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上气壮山河的悲壮篇章。志愿者参访了一名前来参观的刘女士,她表示:“在参观过程中,我认真阅读并学习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通过讲解员的详细讲解,我们能够进一步领略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不易与坚定不移的红色信念。展览中,一件件珍贵的烈士遗物,一段段翔实的史料记载,把我们带回到那烽火连天的黑土地,那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
下午,我们小分队前往李兆麟纪念碑(李兆麟陵园),李兆麟将军是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他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负责人、哈东支队政委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等职。1946年3月9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在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候,李兆麟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亿万人民的觉醒。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冯仲云等领导同志和抗联老战士怀着悲痛的心情,重温李兆麟生前编写的《露营之歌》,并为他树起一个高大的纪念碑,上面刻有“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之墓”,他的亲密战友冯仲云同志为他撰写了碑文。一九六三年,周总理曾陪同朝鲜贵宾崔庸健委员长向李兆麟之墓献了花圈。尽管是假期时间,志愿者仍然看到有不少群众自发前来吊唁。志愿者采访了纪念碑负责人,负责人说到:“自我在这里工作起的20年里,每年都有学校、单位组织前来扫墓,尤其是有好多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他们让我看到了曾经的革命热血在新一代祖国未来身上的传承,让我看到了即便身在民族独立、和平繁荣的时代,远离战乱纷扰,我们年轻的一代也不会忘却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今年是李兆麟将军逝世73年,我们将在3月9日为李兆麟将军鸣笛哀悼,向他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