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确定要参加70周年国庆阅兵的致敬方阵时,我用手机向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荣誉属于先烈,我只是活得长。”这不是谦虚,这是实话实说,这是肺腑之言。在我的经历中,许多战友在战争中牺牲了,更多地也在建国后去世了。
谈到功劳,谈到荣誉,我不需要再讲那些,众所周知的英雄模范和革命先烈,我就谈谈我们的党支部。国庆前夕,《解放军报》9月2日第二版刊登了一篇通讯《离休不离党——记一个九零后的将军党支部》。这篇文章很快被军网和央视网转发。我就是这个党支部的党员之一。这个党支部,除了一位抗战正师以外,都是军以上干部。我今年89岁,是最年轻的。可以说,他们每一个人经历中的闪光点都比我多。今年春节前去世的车喆将军,具有北大和哈军工两个文凭。他是在解放战争中从黑龙江打到海南岛的指战员之一。住在医院,今年98岁的林辉同志,是38式的老干部,参加了抗日战争全过程,解放战争中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上海解放后,他是文化界的接收大员,与巴金、赵丹、白杨这些名人都有直接接触。现年95岁的老八路许瑛同志,他是延安抗大的少年学员,因腿脚不便不能参加国庆典礼,他是我军第一批坦克兵,带领坦克连参加了攻克锦州和天津的战役。由于他是干部,把战后的立功名额都让给了战士。90岁的黄庆华将军,48年北京清华大学地下党,朱镕基总理的同期同学,建国后曾在中央联络部工作,后被陈赓将军招去担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授。80年代以装甲兵专家的身份随同迟浩田总长访问美国。16岁参加革命,现年97岁的姜守仁同志,我们是离休后到同一个干休所。在社会上吃喝风盛行时,他曾向我讲过一件小事,1979年,他在长春装甲兵技术学校当校长,为了欢送在校工作多年的副政委调任新职,他们党委常委每人拿出5元钱共同吃了一顿便饭。当时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可见一斑。纸短话长,还是再回到国庆盛典。
国庆那天上午,当我们所乘坐的致敬方阵的车辆紧随国徵经过东长安街沿线各个路口时,那些待命游行群众,不约而同地向我们欢呼致敬,相机手机拍个不停。坐在这些车上的除了像田华这样既是八路又是明星的人以外,热情的观众并不认识我们。他们是在向英模致敬,是在向先辈致敬,是在向艰苦奋斗致敬,是在向光荣历史致敬。走到天安门城楼正面时,要行举手军礼,工作人员怕我们这些老人坚持不下来,说累的时候可以用左手托着右肘,但是在我们这辆车上,所有人都是标准的举手军姿,没有一个人托肘的,甚至没有一个人动作变形。表现的是老人们的体能,体现的是老人们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