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红军袁存建参观湘江战役最后一次阻击战的乐江镇江口村
百岁老红军袁存建在85年前的红军楼题词鼓楼情深
一位刚刚赶来的奶奶,把自己手织的侗锦给袁老披上,她流着泪用侗语对袁老说:“包啊(哥哥啊),道时乃打哩赖(我们现在日子好了),本靠孝时贾占亏了(多亏有了你们),谢谢您!”
袁存建老红军参观江口鼓楼与当地侗族同胞留影
袁存建老将军(左一)为粟海英(右一)题词
袁老又兴致勃勃地为乡亲们亲笔写下“红色记忆 江口足迹”的墨宝赠与乡亲
在桂林召开的2019建设可爱的中国高峰论坛。朱德总司令文书、红管家、百岁寿星袁存建老红军(前排左七)出席
战友们,我来看你们来了……,在烈士墓前,老红军肃穆而立,为烈士们上了三柱香,端起酒杯将洒在墓前,向烈士们致敬、鞠躬,并沿着烈士墓走了一圈,他说,老天眷顾,我还能活到今天,可大多数战友们都长眠各地了。
一晃就是2019年的岁末了。回望一年,才发觉原来这一年自己是有多么的幸运,因为有幸参加执行了发生在广西桂林桂北六县的湘江战役红军遗骸收敛和保护这项光荣的任务,所以对这段历史更加刻骨铭心,也因为对中央红军的那份敬仰和感恩,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因岁月绵长而冲淡的原因,对历史更加敬畏。
凑巧的是,11月底,因为“建设可爱的中国2019高峰论坛”在桂林召开,主办方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贵宾组织到龙胜进行采风和调研,受中共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委托,我负责龙胜与主办方的调研对接工作。2019年12月3日接待的午宴上,主办方让我拜见了一位老将军,居然是85年前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龙胜的一位老红军,他就是原朱德总司令的文书,红管家袁存建老前辈。当时我向他致敬时,他悄悄在我耳边说“长征的时候我经过你们这里”。那一刻,我眼睛都瞪大了,是真的吗?在惊讶的同时,立刻肃然起敬,内心既激动又兴奋,85年后,简直不敢相信会有红军战士回到这里!历史还有更加惊人的巧合,那就是当年湘江战役后,红军翻越老山界进入龙胜是在1934年12月4日,而袁老前辈一行居然在2019年12月3日来到龙胜。
我立刻让党史部门查阅,在解放后,有无史料记载过当年经过龙胜的中央红军,是否曾经有返回过龙胜的?党史部门查证之后,说,没有。这就意味着,袁老前辈应该是红军长征经过龙胜后第一个返回到龙胜的中央红军。85年啊,当年中央红军鼓励少数民族群众“继续斗争,再寻光明”的标语还在;当年龙胜少数民族群众感恩红军的“朱毛过瑶山,官恨吾心欢。甲戌孟冬月,瑶胞把家还”标语还在,当年的中央红军啊,一走就是八十五年哪…
当天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园祭奠完后,袁老的助理对我说,袁老已经与主办方商量,他想留下来在龙胜多住两晚,他说他回家了,想看看家里的变化,但是,他不打扰官方,那一刻,我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回家”多好,看看“家里”的变化,这就是八十五年来中央红军的牵挂吧?当天,我把这个情况向县委作了汇报,县委指示,让我全程陪同老红军在龙胜的行程,要把龙胜人民一直以来对中央红军的情感和感恩作好汇报。 接到任务后,我与相关部门把行程方案向助理作了具体的对接安排,当晚,我陪同袁老用完晚膳,漫步在龙胜的街道,精神矍铄的他,高兴地看着龙胜的夜景,不停地说,看得出这里群众很幸福,看得出你们的经济发展得不错。我说,老将军啊,85年了,您终于回来了,中央红军终于回来了,我们要感谢您,感谢中央红军啊。我说,多年来,龙胜的各族干部和群众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您们的感谢和思念,您这次回来,多走走看看,当年您走过的地方,包括朱总司令住过的地方,我们都保护的很好。老人家听了很高兴,他说,我现在也帮不了你们了,明天我帮你们写几幅字留作纪念吧,随后他与我开玩笑说,这次回来就不走了……
第二天是12月4日,就是当年中央红军进入龙胜的第一天,我们陪同袁老前往平等镇龙坪村探访朱德总司令的住处。因为路途遥远,加上道路正在修建,原本想建议袁老换个点,但老人执意要前往,他说,他既然回来了,就要多看看。
车子颠簸了两个小时,终于来到龙坪村。因为当年敌特纵的那场挑拨离间红军与少数民族群众感情的火,龙坪村应该是红军长征过龙胜时留下最多动人故事的村。红军楼(侗族杨氏鼓楼,为纪念红军长征过侗乡改为红军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当时周恩来副主席指挥红军战士救火的指挥所,审敌堂(飞山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红军当年审判纵火烧寨嫁祸给红军的敌特分子的法庭。红军楼和村庄旁边的银杏树都依稀看得到当年火烧过的痕迹。
老人一进寨子,就说,变了,变了,以前是茅草房,现在是砖瓦房,石板路还在,很好。到达红军楼,老人家凝望了很久,他说,鼓楼还在。我搀扶他一起登上鼓楼,等候在这里的乡亲们立刻站起来鼓起了掌,他们昨天听说有老红军要回来了,高兴地打油茶、蒸红薯、把暖暖的炭火搬到鼓楼里,他们要与红军哥哥说说话,拉拉家常,他们等的太久了……
说话间,几位老奶奶从怀里拿出自己绣的鞋垫,她们说,当年红军过我们这里,乡亲们那时候送了草鞋给红军,现在,我们可以送自己绣的鞋垫给红军了。说着,她们把用红纸包裹着的鞋垫郑重地送给袁老;一位刚刚赶来的奶奶,把自己手织的侗锦给袁老披上,她流着泪用侗语对袁老说:“包啊(哥哥啊),道时乃打哩赖(我们现在日子好了),本靠孝时贾占亏了(多亏有了你们),谢谢您!”
乡亲们亲热的拉着袁老聊天,因为这些老人岁数也都大了,说起普通话没怎么顺畅,我坐旁边竟然当上了袁老的侗语翻译员。85年来的第一次重逢,85年后重走这一段长征路,路上的亲人可好?路上的战士可安好?这就是红军对乡亲的牵挂,这就是乡亲对红军的思念。上午十一点,袁老不顾身体疲劳,在鼓楼上挥笔题写”天下平等”、”鼓楼情深”的墨宝,赠与百姓。
沿途的乡亲闻听有红军战士回到龙胜,个个都想见见当年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的浴血奋战的英雄,下午三点,袁老便来到当年发生湘江战役最后一次阻击战的乐江镇江口村。
当年,左翼红三军团在完成寨纳、马堤河口阻击任务后,12月9日,派出两个团急行军到石村河口和独镜布防,桂军第二十四师也来到石村,双方于10日清晨开始交战,这次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最后红三军成功保卫了中央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和各路军团主力安全地通过平等镇进入湖南湘西通道、城步、绥宁、靖州地域,在这次战斗中,红军伤亡三十多人。如今,江口村这里还建有一座红军墓,墓中长眠着18位红军烈士,当地群众世代守护着把生命留在这片土地上的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