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伟大的祖国,历经97周年的建党史、91周年的建军史、69周年的建国史和40周年的改革史,一个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红色”灵魂、基因、生命线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东方大国,红色资源举世唯一、丰富,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却在全国没有一个综合型载体来继承、弘扬、研究、挖掘、开发、利用,是需要我们共产党人深思和加快解决的。在中国创办一所红色普通高等院校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和空白,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承马列之说,扬红色之学,励兴邦之志,行和谐之路”。而广安市属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故乡,红色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政治、文化、环境、地缘和资源优势。为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生前“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的嘱托,广安市要抢抓恢复高考45周年的机遇,可借鉴“致富思源,共建广安” “我为小平家乡植棵树”等活动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共建红色大学,打造红色圣地”为主题,大力整合全国各地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城市等“红色资源”,在广安创办中国红色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营造氛围,呼吁各方关注。由广安市委宣传部牵头,小平故里管理局等部门参与,积极争取中、省宣传部的支持,进一步总结、提炼和运用“致富思源,共建广安”、“我为小平故里植棵树”等活动的宣传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全国红色资源丰富的城市举行开展“共建红色大学,打造红色圣地”活动新闻发布会、恳谈会、论坛、研讨会和座谈会,诚邀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城市等党委、政府,国内外红色子弟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等参加,激发他们的共建激情和热情,形成“共建红色大学,打造红色圣地”的强大共鸣,引起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等高层关注,为创办中国红色大学营造浓厚的氛围。
整体联动,争取各方支持。创办中国红色大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广安全市上下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共建红色大学,打造红色圣地”的重要意义,关心、支持创办中国红色大学。广安市委、市政府要将创办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来安排和部署。广安市委、市政府要成立创办领导组织机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市教育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小平故居管理局、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统战部等部门参与,抓住机遇,创造条件,以持之以恒的精神,下最大的决心,联动向上级党委、政府和对应部门汇报、衔接,用1-2年的时间将创办政策、项目争取下来。同时,将创办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划拨专门资金。抽调精干力量,认真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市情、省情、国情,广泛集中民智。待时机成熟后,争取向中、省请示、报告,建议成立全国红色资源开发基金会、全国红色资源学科开发运用研究所,建立全国、四川省“共建红色大学,打造红色圣地”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全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城市合作共建机制,争取中央和国务院、全国各地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城市党委政府、省内外知名高校以及海内外红色子弟的关心和支持。
大胆设想,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各方开拓创新精神,加快红色资源整合速度,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广安市教育体育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等部门参与,诚邀中、省对应部门,各地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城市党委、政府,著名红色子弟、教育专家和学者,创新方式方法,对如何开发、利用全国红色资源等问题进行调查,对广安的办学条件、全国师资和生源等进行详细论证,对共建资金筹措方式和来源、规费减免、优惠政策落实、学生出口渠道畅通、周边环境治理等方面作细致研究,对校址、校园规划和建设、办学思路、办学目标、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和开发、管理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章程等方面进行充分调研,对办学规划规模、学校发展等问题进行预测,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提出具有操作性和建设性的方案和建议,为申报和筹办中国红色大学提供详实的第一手基础资料。
强化跟踪,落实各方责任。建立广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具体跟踪制度、督办制度,落实责任主体,督促相关部门将创办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细化具体创办内容,限定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汇报、请示、申报、衔接等筹办工作,争取用2-3年的时间在广安市成功创办中国红色大学。一所综合型大学从某种程度讲是一个城市灵魂的缩影。创办中国红色大学,就要增强各级各部门各方创办中国红色大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立“共建红色大学,打造红色圣地”奖惩机制,对汇报积极、争取主动、效果明显的部门、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参与创办中国红色大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最后创办工作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