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如果家庭中出现两位顶尖的人才时,那么这个家族便会受到人们的羡慕与敬仰。在我国军事史上就有一个,不仅自己是开国上将,连他的儿子都是现任上将,他就是张宗逊。
张宗逊的儿子张又侠,是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上将军衔。
张宗逊1908年2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县赤水镇(今临渭区向阳街道办事处)淹头村一个农民家庭。1922年,就读于渭南赤水职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政治科,并转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曾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3师第9团政治指导员办公室干事兼2营政治指导员、国民革命军第24师新兵营排长、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第3营连长。
张宗逊将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宗逊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2营6连连长。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参加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5月4日,朱、毛会师之后,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张宗逊任第四军的一名连长,成为“我军创始阶段的少数几个连长之一”。1929年1月,随军转战赣南、闽西,先后任红4军第3纵队第9支队副支队长、支队长,参加了创建中央苏区的斗争。1930年10月,任红1军团第12军第36师师长,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斗争。1935年8月上旬,奉命到红四方面军第四军任参谋长,和许世友一起,保卫党中央继续北上。随后,调任红军大学参谋长兼高级指挥科科长,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进行过抵制。1937年1月6日调任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后兼任延安等五县警备司令。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旅长,率部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1937年10月18日,首战运用游击战术,取得雁门关伏击战的胜利。1940年8月20日,率部向康家会和砚湾开进,参加百团大战,歼灭康家会日军,拔掉了静忻公路之间最大的据点。1945年8月,八路军决定成立爷台山反击战临时指挥部,由张宗逊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委,指挥爷台山反击战。旋任晋绥野战军副司令员、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张宗逊(中)和战友们
1946年8月2日,张宗逊任大同前线指挥部司令员,指挥大同集宁战役。1947年2月10日,张宗逊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司令员,习仲勋为政治委员。为配合其他战场的战略进攻,率部转入外线作战,先后参与指挥宜川战役、西府战役、陇东战役、荔北战役等战役,将胡宗南的重兵集团牵制在西北战场,有力地配合我军在中原、山东、东北战场的战略决战。
1949年2月,任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率部发动春季攻势和陕中战役,并参与指挥扶郿战役、兰州战役等,对解放大西北作出重要贡献。随后,张宗逊任兰州军管会主任,夜以继日地处理接管工作,安排部署剿匪事宜,为兰州的社会稳定和生产恢复做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建立初期,任第一野战军兼西北军区副司令员、最高人民检察署西北分署检察长、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50年10月,代理西北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司令员职务。195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军校部部长,1955年4月兼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1971年2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73年6月任总后勤部部长。
1955年9月27日张宗逊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9月14日,张宗逊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在纪念张宗逊将军诞辰110周年,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的时候,我猛然想起有一个银质奖章就是张宗逊将军颁发的。这个奖章来的还有点偶然,那是2011年3月13日,星期日,吃罢早饭我在书房开启了电脑,由于有收藏钱币的嗜好,我经常浏览相关的网站。当我进入钱币天堂网站搜索“红军”时,一个“红军银章”栏目进入我的视线,点开这个栏目,一枚小银章引起了我的注意,凭我多年练就的眼力,一眼就认定这是个真品!我生怕被别人买了去,省略了通常在网站留言的做法,直接打电话联系卖家。商定价格后,立即转账给卖家,卖家还惊叹:“真快啊!”卖家也很有诚意,表示马上寄快递。两天后,办公室的同事给我送来快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它,当看到这枚小小银章时,真是有种欣喜若狂的感觉。
这是一个链条挂式银章,上方是一个用于挂在上衣纽扣洞的银横条,横条连着十四个银链圈,链圈下方连着椭圆形的银牌,规格是45×30mm。银牌正面上方一个五角星,星内有镰刀和铁锤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图案,五角星周围是光芒四射的线条,五角星下方是“特种射手”四个字,银牌下方有“红军三十六师”六个字,最下方是一个大“奖”字,中间有线条花纹相隔。背面有一个印章(看不清楚内容),一个“10”字。整个银章重约7克。
据史料记载:中国工农红军第36师是红一方面军的主力师,起源于闽西(福建省西部的简称)。1929年7月闽西党的“一大”提出了自上而下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建立红军的任务。在红4军的帮助下,从1929年到1930年,闽西长汀、永定、龙岩、上杭4个县、69个区、597个乡成立了苏维埃政府。1930年3月18日(巴黎公社纪念日)在龙岩召开了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
根据闽西苏维埃政府《军事问题决议案》规定:“统一闽西红军指挥,各团红军一律听闽西政府军委会调动,各团团长和政委由军委会任命”。同时规定实行征兵制,“男子18以上35岁以下者”、“体格强健无残废病者”、“无反动行为者”均应征参加红军。以若干区组成1个赤卫大队,经过分田分地的翻身农民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土地革命斗争之中。
1929年红四军红军司令部旧址
闽西苏维埃政府决定以平和的朱积垒团、龙岩独立1团、上杭独立2团、上杭独立6团、永定独立3团、连城独立5团为基础成立红军第9军。4月红军第9军接受中央红军番号改称红军第12军,其中以平和的朱积垒团一部、龙岩独立1团、上杭独立2团成立红军第12军第1纵队,以平和的朱积垒团另一部、上杭独立6团、永定独立3团成立红军第12军第2纵队,以平和的朱积垒团其他部、连城独立5团、武汀独立团为基础成立红军第12军第3纵队。1930年6月红一方面军汀州整编,红军第12军第2、3纵队编为红军第4军第3纵队,红军第4军第3纵队编为红军第12军第1纵队,以红军第12军第3纵队1个支队加上地方武装编为红军第12军第2纵队。1930年10月红军攻占吉安后,红军第12军扩编为34、35、36师。其中36师师长张宗逊、政委邓华,下辖106、107、108团。36师先后参加了创建闽西根据地、进军南昌、文家市战斗、第二次进攻长沙战斗、攻占吉安战斗、第一次反“围剿”、第二次反“围剿”、第三次反“围剿”,随后划归闽西军区。
1932年8月闽西军区36师与江西军区独立4、5师组成红22军,36师改编为红66师。在坚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36师根据严格按照方面军正规化要求,从严治军,规定条令,设立奖章和奖惩制度,从一个地方游击纵队逐渐成长为红一方面军的主力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