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显青(1914-1933),金寨县果子园乡人(时属赤南县三区)。肖显青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虽然父母起早贪黑,辛勤耕作,但被多于牛毛的苛捐杂税收来刮去,又遭族霸乡绅的敲诈勒索,全家依然经常缺衣少食,过的十分困难。父亲肖大雅为人正直,家里虽然很穷,但是他想方设法让女儿读了两年私塾。
1929年5月,商南起义胜利后,苏区各地纷纷办起了列宁小学。柯家湾列宁小学是当时赤南苏区最大规模的学校之一,曾被评为赤南第一模范学校,那时肖显青就是这个学校高年级班的学生。时年15岁的肖显青长得眉清目秀、性情开朗、落落大方,没有农村姑娘那种腼腆羞涩。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她的笑声。
肖显青进入柯家湾模范小学后,思想和学习进步很快,不久便担任该校少年先锋队队长。由于她爱唱歌跳舞,很快成为学校宣传骨干。
1931年春节,柯家湾小学组织一个文艺宣传队,前往商城宣传慰问,接着跟随红军到新解放区宣传苏维埃的法令政策。肖显青既是这支宣传队的队长,又是宣传队的主要演员。她参加演出了《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参军》、《解放区的新天地》等文艺节目,很受群众赞美。
1931年3月,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柯家湾小学高年级毕业了一批学生赴各个战斗岗位。肖显青被分配担任一区六乡苏维埃共青团书记。。她组织青年为红军筹集军粮、军鞋,成立代耕队,帮助红军家属耕种田地。她因工作积极认真,成了青少年的表率。不久,她被提升为一区的共青团书记。
1931年冬天,肖显青在工作中,结识了当时担任苏维埃秘书的方履泰同志。两位青年,在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志同道合,建立了爱情关系。方履泰在肖显青鼓励下,参加了红军,在欢送红军的大会上,她演出了欢送红军的文艺节目。并将自己赶做的两双军鞋送给方履泰,方履泰也将身上挎的一把心爱的大刀送给肖显青作为回赠。这个送郎参军的事迹,在赤南县一度传为佳话。
1932年春,肖显青经过党的教育培养,艰苦的工作磨炼,工作业绩突出,经当时区苏维埃主席郑世清的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秋,红四方面主力部队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蒋介石调动了几十万军队对大别山进行“会剿”,妄图扑灭这块红色土地上的火焰。为了配合红25军反“围剿”,各级苏维埃政府抽调一大批干部补充到部队里去。1933年正月,肖显青奉命率二十多名女青年到红25军医院工作。肖显青被任命为医院护士长,并被选为团支部书记。肖显青对这项陌生而又艰苦的工作非常热心,她虚心地向医院老医护人员学习护理知识,精心护理伤员,积极为伤病员喂水喂饭、洗衣洗被。她还常为伤病员演唱一些红军歌曲,鼓舞伤病员的斗志,这种做法很受伤病员的欢迎。
1933年夏初的一天夜里,国民党三个团的兵力袭击红军医院,医院里一个连的守卫部队虽然浴血奋战,但由于敌众我寡,医院领导只有动员工作人员带伤员突围。肖显青背起一个伤员顺着山沟一口气跑了三里多路,躲在一个山洞里。而200多位没有突围的伤病员和医院人员全部被杀害。被肖显青救出的这名伤员是红25军的一位连长,因腿部重伤,寸步难行,他曾多次恳请肖显青不要管他,但肖显青说什么也不扔下在战斗中英勇负伤的同志。由于白天敌人搜山很紧,她就利用夜晚到洞外为伤员找水喝,没有盛水工具,就用毛巾在小河沟里吸足水,拿回洞里让伤员吸;没有吃的,她就摸到离洞不远的豌豆地里摘一些生豌豆给伤员吃。敌人撤退后,她又顽强地背着伤员寻找部队,在群众的帮助下,终于在槐树坪找到了赤南县一路游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