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镜像回放:40余万淞沪守军,血染战旗,以死殉国。抗战中第一位战死的军长吴克仁,以尽军人天职,为国家民族争取生存及光荣,亲率2个师阻击10万余日军3天……
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抗战中第一次大会战在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拉开序幕。历时3个月的上海战场的烽火硝烟,气势恢宏,场面雄奇,为历史留下了一部关于淞沪抗战的真实记录。战至十月末日军死伤7万余人,国军伤亡29万余众,近百个师的守军,很多建制被打光。在正面战事胶着之时,日军被迫开辟新的战场,转而合围淞沪守军后路。
十一月初,仓促撤退的淞沪守军40余万人拥挤着涌向后方,在日军的追击与轰炸中逐渐失序。此时超过3个师团的10余万日军精锐在杭州湾金山卫一线登陆,其中日军最精锐的的师团之一第6师团,师团长就是后来南京大屠杀的元凶谷寿夫。漫长的前沿阵地在优势日军的进攻下迅速被突破,数个营的守军除少数突围外均力战殉国,许多阵地全连无幸存者。登陆后的日军如入无人之境,直抄淞沪战场败退的守军后路,40余万大军即将被日军合围,战况危急。
此时,淞沪战场最后一支援军冒雨疾奔驰援松江,阻击在金山卫登陆的日军,松江成为形势险恶的战况中挽救战局的决死之地。复仇的炮火可以扬中国人的民族正气,之前赶往松江布防的王公玙专员兼保安司令,在日军重兵进犯之下,仍坚持“守城待援”,在部属逃散之际怒坐于地:“谁怕死就走吧,我决不自行离开松江!”此乃稳住军心布防待援。
终于在十一月六日傍晚,援军主力在漫天大雨中赶到,这支淞沪会战中最后的援军就是东北军最精锐的67军,下辖2个师,面对10余万日军的进逼,以及后方混乱撤退的数十万大军,军长吴克仁中将下令全军以攻为守,有死无退,坚决执行死守三日的军令,并严令必须缴上斩获敌军之符!
因为急行军而轻装的东北军,在日军海空军的火力优势之下悲壮反击,遭到迎头痛击的日军最终退却,战斗至次日天亮,师长金奎壁呈给吴克仁400余枚日军之符!战斗至当天下午,日军援军开到,大量空军密集轰炸守军阵地,以至于守军仅凭4挺高射机枪击落日机3架!战况胶着以至于多数阵地展开白刃战,吴克仁中将亲临前线督战,直至日军多次被击退。战况血热化时,吴克仁军长冲出指挥所,亲赴第一线,手挥短枪上阵杀敌,使67军官兵深受鼓舞,越战越勇。率残部120人协防松江的43军军长郭汝栋说:“要不是吴军长这样死拼,松江城早已失陷了!”而和吴克仁相处仅三天的松江保安司令王公玙则说:“我总有机会作证的,吴军长为杀敌报国曾以中将的身份亲上第一线打冲锋!”
战斗至第3天,日军在海空火力的覆盖下全线进攻,而第67军伤亡已超过六成,最后的预备队也被投入前线。下辖107师在米市渡的战斗也同样激烈,夏树勋的324旅和日寇谷寿夫师团在松江城西关大桥激战,伤亡惨重。师参谋长于阵地上殉国,麾下四位旅长,319旅少将旅长朱之荣阵亡,朱之荣和刘启文力战殉国,吴骞身负重伤,全师伤亡过半。军长吴克仁亲自持枪带队反击,赶出日军百米远,稳定阵地。至当天深夜,第67军及守城部队几乎打光,松江城三面被围,而阻敌3日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但撤退途中,这支了无依靠的孤军遭到日军多次伏击,在白鹤港渡河之时再次遭到日军伏击,南面窜来的敌便衣队一阵排枪,吴军长不幸中弹落水牺性,时年43岁,成为抗战开始后正面战场上第二位为国捐躯的中将军长,也是淞沪会战中殉国16个将军中军衔最高的一位 ,军参谋长吴桐岗等多名将领同时中弹阵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