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在这次会上通过了《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案》,决定成立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经过二个多月的努力,国家银行正式营业。至1932年7月,国家银行纸币正式发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从1932年7月至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共发行过五种面值的纸币,其中主币有一种,即一元券,辅币有伍分券,壹角券,贰角券,伍角券四种。纸币由黄亚光同志设计。江西瑞金印刷,在中央苏区发行流通。红军长征途中还曾在遵义等地发行过纸币,时间都极短,并用金银进行了回收。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虽只发行了五种面值,但由于处在非常时期,纸张、油墨的采购受到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据当地一些群众回忆,有些纸张是群众埋藏在粪桶底下,逃避国民党军队搜查而运到苏区的,油墨无法在外采购时,只好自己土法生产,加上当时印刷工人大部分文化程度低,没有经验,操作不熟练,因此文字、冠字、签字、纸质、票幅、颜色差异极大,版别极多,现略述如下:
1.文字差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的文字,主要有行名、兑换说明、年号、票值等。除票值的书写看不出什么差异外,其余凡有文字表述的均有一些不同区别,有的甚至在同一券面出现几处不同情况。 ①具有仰、正、俯之分。有的字粗看,觉得没有什么不同,但只要两张纸币一对照,就会发现,虽字形相同,但有的居正、有的居仰、有的居俯; ②字型字体不同。如“苏” 字,有的连草头,有的分草头,有的撇长短不一,有的竖左右歪斜; ③明显区别的字较集中。 从行名看,“中”、“苏”、“维”、“国”、“银”、“行” 等字差异较大;从兑换说明看,“票”、“币”字差异较大;从年号看,主要集中在壹元券和贰角券差异较大。
2.冠字差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五种面值中,有四种面值纸币编印了冠字,且都是使用英文单字冠。其中伍分券使用了A、B、C、D、E五个冠字;壹角券使用了A、B、C、D四个冠字;伍角券使用了A、B、C、D、E、F六个冠字;壹元券分二种情况,一是1932年券,有一种使用了背面加盖二个A冠字,二是1934年券,也有一种在年份前加A冠字。冠字的使用在许多纸币中都可以见到,在号码前加冠字,其实也是一种编号,只不过这种编号使用的是英文字母。为什么要使用冠字编码,这应与纸币发行数量及号码机的号码位数有关。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使用的自动打码机只有六位数。要印发超过六位数的纸币,就只好在号码前加冠字了,一种冠字编码完后再使用第二个冠字,以此类推。
伍分B冠字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的冠字,除1932年壹元券有单独加盖的以外,其他冠字均与纸币同版印刷。伍分券的冠字与黑色行名同版印刷,壹角券的冠字与券背图案同版印刷,伍角券的冠字与券面图案同版印刷,壹元券A1934年冠字与券背图案同版印刷。这些冠字差异极大,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小悬殊。同一种冠字大小有的相差一倍,出现较多的是壹角B冠、C冠、D冠;伍角券C冠、D冠。二是歪斜有别。同一种冠字有仰、俯、正之分,差别极大。三是平面移位。同一种冠字上下、左右移位的都有。四是写法不一。有的成长方型、有的成正方型、有的大头型、有的大肚型、有的其中笔画写法不一致等等。从收藏实物看,冠字写法种类繁多。从印刷工艺看,所有冠字都同时与该版的图案或文字同一颜色版面,为何形成如此多种不同情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甚至主张假票说,认为只有一种是真的,不同写法者均为假票。笔者认为不尽其然,应该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去分析,不能把异版当假票。
3.签字差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的签字都分别印在票正面的下方、左右对称,颜色为黑色,主要是起防伪作用。在五种券面的签字之中,邓子恢、毛泽民签字的有4种,即伍分、壹角、贰角、壹元券;林伯渠、毛泽民签字的只有一种,即伍角券。据考证二种签字都属英文草书(《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第102页)。从券面看,五种券面签字形体不太相同,毛泽民签字中伍分与壹元券相近,贰角与伍角券相近,壹角券较独特;邓子恢签字4种券面都比较相近。在同一种面值券面中签字也略有微小差异,如伍角券中的毛泽民签字,最后落笔有的有一段尾巴,有的则没有。除形体差异外,签字还有二种比较明显的差异,一是两人签字的距离有宽有窄。总体情况看,出现较多的是:伍分券签字总长为51mm,壹角券签字总长为62mm,贰角券签字总长为70mm,伍角券签字总长为76mm,壹元券签字总长为90mm。但也有其他规格的。有的最窄距签字与最宽距签字相差6mm之多。二是签字在同一种面值券面有平、仰、俯之分。由于这三种分别,从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签字形态,有(1)左平右平(2)左上平,右下平(3)左下平右上平(4)左平右俯(5)左平右仰(6)左仰右(7)左仰右俯(8)左仰右仰(9)左俯右平(10)左俯右俯(11)左俯右仰等等。
4.图案差异
图案的差异因经过70多年的风雨,流行市面全新币极其稀少,很难进行更多的研究,根据石印技术的特点和目前所发现的文字、冠字等不同情况,可以推断,苏维埃国家银行纸币的图案肯定也存在极多不同的版别,笔者虽也想进行更多的分析,却苦于手头没有足够资料而显得无奈。目前所发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差别: ①壹角券二种:一种是纸币画框的右下角不直,出现弯曲线,绝大多数画框是直条的,此种版别极少。另一种是纸币背面中间有一个镰刀、锤子图案,其中锤子柄的画法绝大多数为四条线,而也有的画成了五条线。 ②贰角券:列宁像右边眉毛长、短、粗、细有区别,眼睛有的双眼皮有的单眼皮。 ③壹元券:背面中间部位左右两边虚线的大“1” 字,有的20条白线,有的21条白线。
5.颜色差异
印刷中华苏维埃纸币的油墨最先是通过中共地下组织从国民党统治区秘密运来的。由江西省瑞金县人钟同兴等3人负责配制,主要颜色有黑、红、蓝、黄、绿色,所配颜色因使用批次不同而产生差异,从实物券面看,颜色变化大,色泽差异非常悬殊。到后来,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封锁更加严厉,油墨来源越来越困难,只好用土法生产油墨。开始用一些煤油和烟灰在一起拌和,可是搅动半天,烟灰和煤油总是融合不到一起。后来用猪油一试,效果很好,就用猪油和颜料混合做油墨,解决了印钞中的一大问题。但是这种土制油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褪色,因此有的就成为无底纹及无图案等现象。
伍分E冠黄色底版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纸币的颜色主要有以下几种区别:伍分券正面有深绿色、浅绿色、黄色,背面有浅紫色、深紫色、黑色;壹角券正面有浅黄色、浅红色、猪肝红色,背面有漏色,黄色、深红色;贰角券正面有兰色和紫色,背面有兰色和紫色;伍角券正面有浅兰色、兰色、兰黑色,背面有深紫色,深红色、粉红色、浅红色;壹元券正面有浅绿色、深绿色、红色,背面有浅绿色,墨绿色,黄色。五种面值纸币中伍分券无底纹;壹元券底纹有二种颜色,浅绿色和兰色;其余壹角、贰角、伍角三种券面底纹都有深浅之分,有些浅色底纹无法辨认,差不多等于无底纹。
6.纸质差异
纸币印制原本应该使用同一规格的印钞纸,以防假冒。但在那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要采购足够的相同印钞纸非常困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曾使用过自己土制的纸张,也使用过多渠道采购来的纸张,从目前收藏来的纸币看,纸质量悬殊极大。 ①伍分券:有50、30,20g纸,以30g纸居多。后期较多用20g纸。50g纸极少,可能是当时出于节约成本考虑。 ②壹角券:有30和20g纸,以30g纸居多。 ③贰角券:有50、40g纸和30g纸,1932年版大多为50g纸,而1934年版多为30g纸。 ④伍角券:有100、80、70、60、40g纸,以80g纸居多。从冠字排列看,中期纸张使用较复杂,各种纸质的都有。 ⑤壹元券:有80和70g纸,以80g纸居多,前期纸质较厚,后期较薄。上述纸张有的是已打过蜡的纸。
5角C冠薄纸版
7.票幅差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的票幅差异较大,这可能是与当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使用简单的裁纸技术有关。在收集的票品中,大小长短各一,甚至还有左右不同大小的斜裁版。在那种艰苦条件下,可能没有固定的切纸机,而是用人工裁剪的办法,或是当时印刷工人素质较低,掌握尺寸不准。因此,在各种书刊上所载的票幅尺寸都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