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迎接建校七十周年《育英赋》捐赠仪式在学校逐梦运动场举行(组图)
2018-11-01 11:33:03
作者:育英同学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中红网北京2018年11月1日电(育英同学会)北京市育英学校纪念建校七十周年“为了祖国 好好学习”主题升旗仪式暨《育英赋》捐赠仪式在育英学校逐梦运动场举行。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育英学校第十二届校友李东东,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书法家张志和,线装书局总经理、总编辑王利明,北京市育英学校党委书记严华,副校长赵春荣、安维芬,育英学校校友会秘书长蒋继宁、副秘书长王东哈及育英学校各届校友代表,和全体在校师生一道,参加升旗仪式和捐赠活动。

领导嘉宾在纪念活动主席台上

    北京市育英学校前身为中共中央直属育英学校,1948年11月7日诞生于西柏坡,是一所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学校。目前已发展为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九年一贯、十二年一体的学校,并形成“一校四址”和三个分校的集团化办学规模。

    李东东校友于1958年至1964年在育英学校学习,为迎接母校建校七十周年,应邀创作《育英赋》,通过赋作的形式,讴歌育英学校的奋斗历程,倾诉对母校的感恩之情,表达对母校在新时代美好发展的衷心祝愿,并期盼育英人和育英精神代代相传。

    《育英赋》全文共817字,气势雄浑,意境高远,激情洋溢,文辞典雅,以“建校”、“传承”、“接班”、“发展”为脉络,状描育英学校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红色传统和绿色发展的历程与特点。

    李东东在讲话中说,北京市育英学校历史悠久,校风纯正,学风优良。育英自诞生起,一直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以及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为学校题词。整整60年前,我有幸进入育英,开始学习文化,过集体生活,树立远大理想。这种信念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始终鼓舞、激励着我们,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精神和斗志奋勇前进。

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育英学校第十二届校友李东东讲话

    李东东说,创办于1948年的育英学校,今年建校七十周年,应母校之邀、或者说是母校交下了任务,要我撰写《育英赋》以志纪念。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帮助下,作为忠诚校友,我努力去完成这个任务——以赋作的形式讴歌母校七十年的奋斗历程,描摹育英人和育英精神的代代相传,表达对母校在新时代美好发展的衷心祝愿。

    李东东在讲话中结合《育英赋》的片段,谈了对母校的光荣历程与革命传统的理解和描述。

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育英学校第十二届校友李东东讲解《育英赋》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主席挥毫题词,诲谕翰墨,瞩望殷殷。”育英学校的前身是中共中央直属育英小学,1948年诞生于河北省平山县毗邻西柏坡的下东峪村,1949年随党中央一起迁入北京,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小学”。1952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毛泽东主席亲笔为育英学校题写了“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成为育英的校训;后来全国所有小学都引用、镌刻了毛主席题写的“好好学习”,鞭策和激励全国少年儿童从小立志,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总书记襟袖鸿猷,寄语青春。凌霜傲雪,浮翠流丹,育英一枝挺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战略部署,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并提出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要求。全体育英人在此精神鼓舞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书写好青春教育篇章。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书法家张志和对《育英赋》进行了书法再创作,与词赋书文互成、文墨相生,力图使最具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张志和的书法遒劲俊雅、严谨精致,点画之间承载正气,章法之中颇见灵动。这也是李东东与张志和继《协和赋》《国家开放大学赋》之后的第三次合作。

    张志和在讲话中说,能够书写《育英赋》,并参加北京市育英学校主题升旗仪式暨《育英赋》捐赠活动,感到非常荣幸。在书写《育英赋》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育英学校的红色初心和绿色发展,长期以来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育英学校的光荣历史、灿烂辉煌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在育英教书,老师快乐;在育英读书,学生幸福。同学们通过阅读《育英赋》,可以加深对学校奋斗历史、辉煌成就的了解,体会到前辈优秀校友的昂扬斗志和奉献进取精神,感受到作者李东东的才情文采和作品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同时,希望同学们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学习书法不仅对于学习文化知识有帮助,也有益于培养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书法家张志和讲话

    活动中,李东东、张志和、王利明与校友会代表蒋继宁、王东哈向育英学校和师生捐赠《育英赋》赋文和书法作品,共同表达对红色传承和教育事业的讴歌与祝福。育英学校副校长赵春荣、安维芬和师生代表接受捐赠。

李东东、张志和捐赠《育英赋》赋作和书法作品,育英学校副校长赵春荣、安维芬代表学校接受捐赠

李东东、张志和、王利明与校友会代表蒋继宁、王东哈捐赠《育英赋》经折装和册页,师生代表接受捐赠

李东东、张志和、王利明、赵春荣、安维芬、蒋继宁、王东哈共同展示《育英赋》经折装

李东东校友和育英学校师生代表一起朗诵《育英赋》

李东东校友、屈岩老师、杜亦森同学朗诵后合影

育英学校党委书记严华主持捐赠仪式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海纪馆研学实践教育讲师培训班成功举办(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海纪馆研学实践教育讲师培训班成功举办(组图)
·特稿:再见十月
·特稿:内蒙优秀剧目扎兰屯市乌兰牧骑《八女投江》全区巡演谢幕(组图)
·特稿:四川农业大学17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参观长征书院(组图)
·特稿:鄂豫皖模范苏区建设系列之——创建工农监察委员会(组图)
·特稿:贡献与影响:人民空军历史上的新疆航空队——“星火铸忠魂 亮剑耀天山”缅怀纪念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2018年第二期入党发展对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组图)
·特稿:画家柏雨向吕玉兰纪念馆网赠送绘画作品(组图)
·特稿:田永清少将向中红网赠送书法作品和他的《人生十宝》(组图)
·特稿:田永清少将向中红网赠送书法作品和他的《人生十宝》(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迎接建校七十周年《育英赋》捐赠仪式在学校逐梦运动
育英同学会:迎接建校七十周年《育英赋》捐赠仪式在
特稿:迎接建校七十周年《育英赋》捐赠仪式在学校逐
张越:海纪馆研学实践教育讲师培训班成功举办(组图
特稿:海纪馆研学实践教育讲师培训班成功举办(组图
陈景胜:再见十月
特稿:再见十月
徐曙光、田春宇:内蒙优秀剧目扎兰屯市乌兰牧骑《八
特稿:内蒙优秀剧目扎兰屯市乌兰牧骑《八女投江》全
怀念军旅好时光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