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绅欲停工
蒋介石批复:未便终止!
在重庆主城,很少有人知道,地处武陵山腹地的秀山县,70年前就修建过机场。
“机场位于县城西门外,沿梅江河的涌图、莲花和平凯三乡联界的绞楼坝。”秀山县委干部、文史工作者金竹告诉记者:“它始建于1940年2月5日,竣工于1941年7月28日,共完成土石方52万余立方米,征用良田1375亩,机场总面积91万平方米。”
据《秀山交通志》载,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先迁武汉,再迁重庆。日寇大举进犯内地,至1939年,湘西芷江机场已处于战争前沿,国民政府军委会决定:在秀山修建飞机场,以备适时将芷江机场转移秀山。重庆航委会协调四川省政府成立“秀山机场工程处”,处长由第八区专员史良兼任,副处长为秀山县长沈天如。初期征工秀山为5000人,黔江、酉阳、彭水各2000人,合计11000人。
机场尚未全面动工,各县纷呈疾苦。乡绅向传义等12人联名于1940年3月发函,“请航委会抚顺民情,停止建机场”。四川省临时参议会当即复批:“建字第9133号公函收悉,查秀山机场工程已于3月5日开工,所有地价等费用均汇发秀山机场工程处,饬会同县政府及地方公正士绅妥为发放在案,未便终止,特此复照。兼主席蒋中正。”
原来是蒋介石的亲自复函!此后,各县恐遭渎职负国之罪,急速征工督修。
最多三万人
各族儿女不怕流血汗
金竹介绍,当年机场施工,全凭民工使蛮劲,一锄一锄地挖,一挑一挑地运,一篓一篓地背。整个现场人山人海,从早到晚,挖高填低,肩挑背扛。民工们在各县带队工头和护场兵士监管下,自800公尺外作填方,身体最强者,日运20余次,均行80华里,终日往返,不惧艰苦。“民工生活、住宿条件极差,数万人挤住在临时工棚,地面潮湿,夏暑烈日,冬日酷寒,可谓苦累交加!”
原住麻土坡的村民陈显杨回忆:“我家原有三间瓦房,修飞机场那年,屋里住着黔江一个小队,有民工30多人,楼上楼下都扎(住)满了。我亲眼看见他们吃的是苞谷汤汤,无油无盐,天天出工,劳累过度。又痢疾流行,无医无药。更凄惨的是,病死后将脚脚手手捆绑起来,用扦担抬出去埋在梅江河边。两年多完工后,一起回去的只有十多人了。”
抢修中,秀山机场还征集邻近的湖南凤凰、保靖、永绥(今花垣)和贵州松桃、沿河等县民工,最多时达3万余人。可以说,秀山机场是渝湘黔数万土家、苗、瑶、汉各族儿女肩挑背扛、流血流汗建成的,它为全民抗战写下了光辉一页。
秀山机场建成
先后降落20余架次
秀山机场建成后,县长沈天如曾仰天长叹,大哭,以感念百姓作出的牺牲。机场经验收后,移交空军第九总站118分站管理。
此时,由于美国空军介入中国战场,日本空军忙于应付太平洋战争,其空中实力已不占优势,芷江机场不需再转移,因此,秀山机场使用率不高,仅先后降落20余架次。其中一次是,我战斗机在对日机空战后,飞越秀山无油迫降;一次是盟军飞机由芷江起飞去云南,因气候恶劣,美军飞行员迷航迫降;一次是5架P-51战机降落加油,飞行员是中国人,队长王庆义对场站人员说:“我们刚从南昌前线打仗回来,这次打下了日军飞机十多架。”加油后,王等驾机离去。
1949年11月7日秀山解放,我军接管机场。1954年2月,西南军区空军白市驿中心机场致函秀山县政府,请秀山地方代为管理。1962年7822部队奉命进驻机场,并开垦为部队农场。此后部队换防。“到本世纪初,军队全部撤出,机场原址交由地方,现已建成高级中学,成为秀山最好的学校。”金竹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