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校来说,学习雷锋不仅仅是一项教育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学习雷锋活动搞的好不好,反映的是学校的党建工作做的好不好。而这样的出发点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每年的3月5日,他们就多了一项与学习无关的任务。
当把向雷锋同志学习当成一项运动时,就会流于形式,就会把原本朴实的雷锋精神当成教条主义,这样的结果就是把雷锋精神竖到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而学生难以企及,似乎只能通过捡垃圾、扫大街来拉近自己与雷锋的距离。而事实上,雷锋精神并非那么遥不可及,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厉行节约,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做得到的。
走下神坛 雷锋精神才能传承
在今视网记者做街头采访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记者问到3月5日是什么日子时,10个大学生中,有9个回答说不知道。有的说3月5日是植树节,有的说是消费者维权日,五花八门,就是很少有人说是学雷锋日。似乎人们正在忘却雷锋这个曾经的偶像。
但忘却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一件坏事。作为一个曾经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雷锋虽然伟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关注度的下降,以及人物形象本身的模糊,他被人们逐渐淡忘可以说是一种自然规律,无论多么了不起的人物,都不能保证在若干年后还能被人们记忆如初。
忘记雷锋,却丝毫不影响雷锋精神的传承。我们应该珍视和永存的并不是雷锋这个人,而是以“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等在内的雷锋精神。只有精神是不死的,只有精神的延续才是有价值的。尤其是在今天,在物质汹涌价值观迷失的当代,如何运用好这笔财富,如何把雷锋精神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并进一步发扬光大,远比处心积虑地调查“雷锋干什么工作”、“雷锋是哪里人”更有现实意义。
有一个问题必须要弄清楚,那就是雷锋不等于雷锋精神。在雷锋的那个年代,雷锋的行为准则、做事方法,放到现在不一定合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雷锋精神会被丰富、被完善,变得更加符合这个时代,雷锋精神并不是要与雷锋结合才能体现价值。
我们曾经把雷锋当做神,因为太不真实,而与现实社会距离过于遥远,让人无法接近,尤其是在我们这个越来越开放的多元化时代,这甚至成了宣传和倡导雷锋精神的一种无形的阻碍。
让雷锋走下神坛,雷锋精神才能更好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