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胡耀邦已挨了批,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共青人把“向困难进军,把荒地变成良田”的队旗缝在棉衣里,穿在身上,决心把这面光荣的旗子永远扛下去。10年后这面宝贵的队旗才重见天日。
“文革”前,陈家楼便因为批评地方干部挪用垦荒工作经费,被打成了右派。处分决定开除他的党籍,里面有一条:经本人申请可以回原籍上海。陈家楼对工作组坚定地说: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我坚决不做共青的逃兵。陈家楼不但没有走,还动员家人和他一起来到共青。
无情的岁月考验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共青社也历经磨难,天灾与人祸致使“共青”非常困难,这时,陈家楼一些仍在上海的亲戚纷纷责怪他:“哪个不想往城里去,你倒好,城里不住,让一家子跟着你到乡下去受罪!我们帮你想办法弄个回城指标。”陈家楼郑重地宣布:“这里就是我的新故乡了。我要做一辈子的江西老表!”就这样,一阵又一阵的“砍场风”、“解散风”、“回城风”,都再也未能把这位年轻人刮走,他的心已经深深地爱上这个地方。时至今日,当人们问起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对“共青”和上海哪边感情深时,他诙谐地说,生是上海人,死是共青鬼!
六、共青城有了自己的名字
1985年,“共青”经济发展后,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可是钢材奇缺。陈家楼和几位垦荒队员主动请缨,陪同共青城有关领导来上海找宝钢集团。坐公交车来回跑了48趟,找到党委书记张浩波(当年的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为共青城争取到1000吨的计划内钢材,节省了200多万元。按规定,共青城当时要给他们发奖励。但他们都推辞了,说:“能争取到钢材也是整个垦荒队的荣誉,‘共青’的发展到处都需要钱,就用这些钱去支援建设吧。”
“共青”的事业在许许多多热血青年的奋斗中走向辉煌。经过三次搬迁、三次开荒,共青社规模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好。1978年9月26日,胡耀邦同志在北京再次为“共青”题词:“共青垦殖场”。
“共青”人永远惦记当年耀邦同志的承诺,耀邦也没有忘记他们,18名“垦友”终于又相聚在一起。日子开始越来越好,但是在陈家楼等人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夙愿没有实现,那就是当年胡耀邦同志答应过他们要来“共青”吃酒席。1984年春节期间,共青城的领导就开始合计,明年就是“共青”垦荒和建场30周年了,是否能邀请耀邦同志再次来“共青”看看这里的变化呢?他们决定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写信,汇报“共青”这30年的巨大变化,并希望他能抽空再次来“共青”做客。
1984年12月12日,是“共青”人的大喜日子。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第二次来到“共青”看望全体新老建设者,当见到30年前的老垦荒队员时,耀邦同志亲切地称他们为“垦友”、“棚友”。一句简单的称呼一下子就拉近了共青人和总书记的距离。当看到“共青”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耀邦同志感慨万分,欣然第三次为“共青”题词“共青城”。
胡耀邦第一次视察“共青”时,“共青”人只能让他吃稀饭、炒黄豆。大家一直想还个愿,请他吃一顿“共青”的酒席。在胡耀邦与大家谈心时,招待所的同志忙开了。从湖中捞上了养殖的鲫鱼、准备了“共青”自产的板鸭、猕猴桃酒、全汁葡萄酒,用瘦肉型猪肉包了饺子。胡耀邦不喝酒,可是在“共青”却破例畅饮,“这是你们用自己种的葡萄酿的酒啊,我愿意用它为你们的事业干一杯!”胡耀邦愉快地招呼老垦荒队员共进午餐,他问:“这里还有多少老垦荒队员?”“17名。”
胡耀邦说:“那好,把17名同志都请来,我们合个影。17个加上我一个,共18人,18棵老松!我们是垦友,是棚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