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娟娟告诉记者,夏吕二人先是找到了在法国进行多年雕刻的王静远女士,又找到一位日本雕塑家,但是他们的模型送到筹备处后,评审员们还是不满意。最后,担任陵墓设计图案评审顾问、曾在法国巴黎帝国美术学校留学的雕塑家李金发,推荐了法国著名雕塑家——保罗·朗特斯基。
朗特斯基先试着雕了一尊半身石膏像,送去中国。因为路途遥远,石膏像的鼻子和下颚部位都损坏了。但是评审委员们觉得比较满意,就决定由他来雕塑孙中山坐像。
1928年6月,孙科带着父亲的生活纪录片,和几十张照片赶赴巴黎,与朗特斯基进行接洽。据说,他还带去了几十张自己不同侧面的照片,但由于他身材较高,而孙中山姐姐孙妙茜身材与孙中山相仿,因此他也拍了一些孙妙茜坐姿的照片,供朗特斯基参考。朗特斯基看了这些资料后,还要求孙科每天下午到他家端坐,让他仔细观察,从中来描摹中山先生音容神态。
朗特斯基对这件作品倾注了很大心血,不断修改泥塑,每完成一个阶段,就将照片寄回中国。到了1930年初,才最终定稿。随后,他选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雕琢,这座高4.6米的坐像终于诞生。
1930年11月12日,国民党中央在中山陵祭堂,举行了十分隆重的石像揭幕典礼。
那么,上海的那尊铜像,又是朗特斯基什么时候制作的呢?它和孙中山大理石坐像究竟有什么关系?
仿品谜底
保罗不熟悉中文字排序,正品雕像文卷成空白
在1928年8月葬事筹备处寄给朗特斯基的信中,曾有一个要求,要他必须先寄一个样稿模型,让中方看看。而为了防止路途上损坏,必须是铜像。于是1930年初,保罗将泥塑定稿后,他请法国著名的AlexisRudier工作室铸成铜质样稿模型,然后送葬事筹备处作最后审定。这个小号的铜像寄过来以后,筹备处很满意。
可是,在后来的岁月里,这座小铜像不知流落到了哪里。直到2005年,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开放以前,一位上海市民找到了当时的馆长孙娟娟,说他有一座孙中山小铜像,就是中山陵祭堂坐像的样稿,想捐献给纪念馆。
经过文物专家鉴定,这尊孙中山小铜像的确是中山陵孙中山坐像送审的样稿!在世间辗转了近80年,小铜像的出现,让人既惊又喜。
当年这座小铜像,是怎么辗转到了这位市民手里的?孙娟娟说,“我们想请他讲一下小铜像的故事,可是他怎么也不肯透露,只是说,这尊小铜像当时只浇铸了一尊,父辈生前交代一定要保管好。”
而为何小铜像上刻有“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字样,大理石坐像上却毫无一字?那是因为保罗不熟悉中文字排版,把小铜像上的文字排错了,到了雕刻正品时,干脆就没再刻字上去。
服装之谜
中山装与长袍马褂之争有无证据
祭堂里的这座大理石坐像,孙中山穿的是长袍马褂,而墓室里的那座汉白玉卧像,孙中山穿的却是中山装。这又是为什么呢?
今年已经80多岁、在中山陵工作了60多年的刘维才告诉记者,1928年葬事筹备处在一次会议上,对坐像中的孙中山应该穿什么服装这个问题,分成了两派。胡汉民、蒋介石认为孙中山是从清朝过来的,应该穿传统的长袍马褂。宋庆龄、何香凝极力反对,说,“你们搞的是复古主义,中山先生最喜欢穿的是中山装,坐像也应该是中山装。”主持会议的是林森,他顿时很为难。为了照顾两方观点,他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坐像身着长袍马褂,卧像着中山装。
但是,对于这种说法,也有学者认为只是传说。孙娟娟告诉记者,现在并没有确凿的史料佐证。“宋庆龄当时正在欧洲,她可能会对孙中山雕像的服饰发表一些意见,但不会一定坚持用中山装,因为孙中山生前也常穿中式服装,他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也是身穿长袍马褂的中式服装。”而且,筹备处1928年8月给朗特斯基寄出一封信,让朗特斯基从中式服装、西服、中山装中选择,他从艺术角度选了中式服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