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春县五里街镇埔头村林氏族人在修葺祖祠“本生堂”时,意外地发现70年前国民党政府军政部第十三补充兵训练处官兵留下的墨迹。
石灰墙上写训语
在埔头村林姓村民的指引下,笔者在本生堂内一面已经泛黑的石灰墙壁上,看到几段用毛笔书写的字迹,都是竖行,从右向左。字数最多的一段文字,开头写着“海陆空军军人读训”,后面训语的内容:“1.……,捍卫国家,不容有违背怠忽之行为。2.……,服从长官,不容有虚伪背离之行为。3.敬爱袍泽,保护人民,不容有倨傲粗暴之行为。4.尽忠职守,奉行命令,不容有延误怯懦之行为。……”一处写着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诗:“独怜幽草江(注:‘江’应为‘涧’字)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落款为“延平……”。一处写着《论语》中的一段内容:“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否(注:‘否’应为‘乎’字)?”落款为番号“后方补一团七连”。有一处内容因石灰脱落而无法辨认,落款可见有“后方……补充团七连吴……”等字样。还有一处留下“文元、陈金盛、林挺、陈欠水……”等名字。
抗战时期保卫家乡
埔头村年逾古稀的老人回忆,这些墨迹是抗战期间“十三补训处”官兵驻扎在这里时遗留下来的。笔者翻阅了相关历史资料,发现“十三补训处”曾有过辉煌的抗日功绩。抗战爆发后,福建华侨向国民党政府军政部提出要求组成一支“八闽子弟兵”来保卫家乡,于是军政部特派闽籍将领李良荣(黄埔一期,同安人)返闽,于1939年1月在福建南平成立国民党政府军政部第十三补充兵训练处(简称“十三补训处”),李良荣任处长,在闽南12县招考知识青年和归国华侨学生集中在南平进行训练。
1941年5月,李良荣率十三补训处第一装备团从南平进驻闽侯大湖抗日,以一个连刺刀都没有的新兵团,重创有10多架飞机掩护的日军四十八师团铃木联队,歼敌数百,吓得日军从此不敢再踏进闽北半步。“大湖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光辉的一笔,“十三补训处”功不可没。
体现军营生活
经查《永春县志·军事志》,内有一段记载:“1942年,国民党政府军政部第十三补充兵训练处自南平迁来永春,1943年秋裁撤。”十三补训处迁来永春,其中有一部分官兵就驻扎在本生堂内。埔头村一位林姓老人回忆说,当年“补训处”要建造营房,他还曾帮忙运木料。补训处官兵在训练之余,在墙上留下了他们的涂鸦之作,《军人读训》(国民党军队在各种典礼上宣读的训辞)反映了当时紧张的军事氛围,唐诗和《论语》又透露出他们的闲情雅致。“延平”即今天的南平,印证了十三补训处从南平迁来永春的史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