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田先生向记者讲述耿殿君烈士的传奇故事。■摄影 首席记者 李传报
随着电视剧《十三省》的热播,多年前那曾经以“土匪”身份伪装行动的抗联英雄史诗得以为人熟知。“十三省”中的“大掌包”“三省”的原型——抗日烈士耿殿君也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但很少有人知道,耿殿君烈士的后代就生活在大连。而为了给戴着“土匪”帽子的父亲正名,烈士的女儿曾进行了35年的艰辛查访,自费为当年的“十三省”烈士们建起了一座纪念馆。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耿殿君烈士的后代,听他们讲述这位抗日英雄的传奇故事和为父正名的艰辛历程。
英雄历史
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电视连续剧《十三省》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英雄耿殿君就是“十三省”的首领。在黑龙江肇源地区,耿殿君赫赫有名。1933年,他经抗联夏云杰军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部留守团团长、六军教导队副官、并任临时参谋长。1940年12月22日指挥了薄荷台大捷,日军指挥官渡边正雄用望远镜 望时被耿殿君击中头部,三天后一命呜呼。这一仗后,耿殿君就从抗日一线战场彻底消失了,谁也不知道他的下落。
原来,1933年党组织派耿殿君去肇源组织抗日队伍,因怕被大股匪帮吃掉,同时为了利用当时日本侵略者“只打抗联,不打土匪”的侵略政策,更好地开展抗日斗争,耿殿君和其他12名抗联战士结拜了把兄弟,向外报号“大省”直至“十三省”。其中,耿殿君报号“三省”,是整个队伍的领导者。1941年4月,耿殿君为掩护战友被日军逮捕。同年年末,被日军送到731部队用于细菌实验而残害致死。由于“十三省”一直以绿林绰号互相称呼,对外也以绿林身份掩护行动,加之耿殿君的真实身份很少暴露,所以后人对他投身的抗日事业并不十分了解,一度还误认为他是土匪,一直没有授予耿殿军烈士称号。
为父正名
英雄之女奔走35年
张桂芳,耿殿君烈士的女儿。曾经是辽宁师范大学体育系教师的她刚刚去世。她的老伴田先生见证了妻子为耿殿君正名的全过程。在田先生家,堆积成一座“小山”的各种资料,记载了烈士后代为父亲奔走正名的35年艰苦历程。
“我爱人很小的时候就随母亲改嫁,所以并没有随生父姓耿。小时候,最令她痛苦的就是有人嘲笑她:你亲爹是‘胡子’。”田先生告诉记者,老伴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为误被戴上“土匪”帽子的父亲正名,还他清白。在田先生家中,至今还保留着妻子生前整理的大批珍贵历史资料。田先生告诉记者,从1965年老伴参加工作时起,就一直一边工作,一边搜寻查找东北抗日联军相关的各种史料。1985年,张桂芳意外地查到了三肇地区地下党的副书记高吉良的线索,而耿殿军烈士生前和高吉良老人正是生死至交的战友。高吉良一定能够提供关于父亲的线索,这一发现让张桂芳兴奋异常。顺着这一线索,张桂芳几经周折,终于打听到高吉良老人仍健在,现居住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1985年冬天,我妻子只身一人顶风冒雪来到汤原县城,探访高吉良。”田先生回忆说,当又冷又饿的张桂芳见到了高吉良老人时,还没说话,眼泪就涌出来。高吉良起初对讲述这段历史心存疑虑,但在张桂芳的坚持下,抗联老战士高吉良终于打开他的记忆,通过他的回忆,张桂芳亲生父亲耿殿君烈士的身份才得以证实。
令田先生至今难忘的是:1996年夏季的一天,家中突遭小偷“光顾”。缺德的小偷不仅盗走了财物,而且偷走了张桂芳搜集几十年的历史资料。为了取得知情人的第一手资料,她只得拖着病体在短时间把几十年走过的路又走了一遍。在求证父亲身世的35年中,张桂芳搜集了1米多厚的证明材料,光是各种车票就有半尺多厚,先后花费人民币15万元。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