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安全区邰常仁
邰常仁是个音译过来的中文名字,人们只见到这名字的英文拼法是Tai Chang-sen。
不是外国人,他是一个精通英文的南京人。1937年,他是金陵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他在国际安全区内完整经历了南京劫后那段最恐怖的日子。
他给后人留下的唯一东西,是完美装订在一起的两部英文著作的打印稿——《战争意味着什么——日本侵华暴行》和《南京城的兵燹之灾》,两个外国人分别写于1937年和1938年,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对日军侵华暴行的记录。
今天,人们不知道71年前那个冬天,在南京,邰常仁是怎么拿到那两本英版书的,不知道他那段在打字机上一个一个字母“抄”下那两本书的日子有多长,不知道他为之经历过怎样的闪躲、恐惧和劳碌。要知道,那是1938年。
今天,也没有人知道,这个中国人的名字到底是哪几个字。
“我十分高兴我能读到这本书,它对于人们了解日军暴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也非常感激那些美国人、英国人和德国人,他们留在南京保护救济了25万难民。
1937年12月13日,南京被我们最凶恶的敌人日本占领了。在那段时间里,我呆在金陵大学图书馆里工作,当时图书馆的建筑里挤满了难民,一直到1938年4月这些难民才逐渐回家。我非常高兴有机会能为他们做些服务。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我看到了许多日军的暴行,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兽欲,随时随地强奸妇女和年轻的女孩。他们抢劫难民身上的所有财物,甚至一些外国人的财产,即使有外国旗帜挂在屋顶上,他们也不放过。他们大肆焚烧房屋和商店,他们强迫难民离开难民所回到自己的家。国际委员会认为由于日本士兵的残暴,这些难民不能回到自己家中,因此他们极力同日本大使馆沟通,十分幸运的是这些难民最后得以留在难民所避难。由于日军不让难民拥有粮食,国际委员会要求日军士兵向难民出售大米和面粉。
当我读到这本书时,我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这些书只能在英国而不能在美国和德国出版?国际委员会里绝大多数是美国人和一些德国人、英国人,德国是日本的同盟国,因此他们不希望谈论任何有关日军暴行的事件。如果在美国出版,美国人也一定会遭日本记恨。感谢作者提供给我有关日军侵华战争中许多十分重要的暴行案例,这让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日军在华北、山西、上海、杭州和其他宁沪杭铁路沿线城市的暴行。
我十分高兴打印装订这两本有价值的书,书中充满了作者对中国无辜民众的同情。我相信我的祖国会赢得最后的胜利,并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吴先斌把这么长长的一篇文字,悉数印在了博物馆小小的宣传折页上,谁都看得出他对之独有一份格外的看重。“这篇文字的落款日期是1938年11月8日。那正是日军对中国侵略最疯狂的时候。一个老百姓却能对国家如此有信心,相信它将最终战胜敌人,并且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这让我非常感动。所以花多少价钱我也一定把它买下来。不要一提侵华日军,就是眼泪、就是这个城市如何生灵涂炭,苦难中中国人的信念和自信更要发扬光大。我要让世人看到,即使是在最苦难的时候,一个中国人仍然可以对自己国家持有怎样的信念。抗战,是民众的抗战。一个国家,它的民间强大了,它才有可能真正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