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作为曾经的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周总理是非常关注的。1974年,总理在邓大姐的陪护下来到香山饭店。香山饭店方面参加接待的有杨承海、于国恩。当时是4月份,总理来时,穿得比较厚,邓大姐对杨承海说:“总理身体不好,你们给找一个暖和一点的房间,让他休息一下,然后再去双清。”就是说,总理当时身体已经不好了。后来我才知道,在1973年3月,周总理在玉泉山期间,曾到香山公园散步,他见到双清别墅的房间已经倒塌,就立即指示:这里的房屋要修复。并指名由当时北京市工交城建组副组长万里负责重建任务。后来,记者杜修贤拍摄了双清别墅重建后的照片,总理看过照片后,对北京市革委会副秘书长贾汀(“周家鼎”的化名,曾担任过周恩来的军事秘书)说,现在要趁一些同志还健在,抓紧按原状恢复陈列,并对游人开放展出。总理是从香山饭店去的双清别墅,是由谁陪同我就记不清了。
周总理为什么这样关注双清别墅呢?周先生说,1985年6月11日,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颖超以81岁高龄,在赵炜和高振普的陪护下又来到香山。她对香山饭店党委书记郭英说:“城里盖了那么多饭店,我都没去,就到你们这里来了”,“一定要办好香山饭店。”这是下午5点多郭英送她从香山饭店出来后,在去双清别墅的路上说的。郭英曾是国务院招待科科长,周总理邓大姐都知道他。邓大姐为什么要来香山呢?一是按她的秘书赵炜的说法,邓大姐要把想见的人都见见;二是我想,她是要实现周总理病重时的嘱托,看看重修后的“双清别墅”。邓大姐见到我时,握着我的手说:“我得到你入党的消息后,就想见你,又想着你们离城远,不方便。我呢,一是忙,二是病,不是忙,就是病,不是病,就是忙。”为什么是在“1985年6月”来香山呢?1985年5月13日,总理的亲弟弟周同宇(恩寿)去世了。邓大姐和周同宇是同岁。时隔不到一个月,6月11日,她就来了香山。我想,她是意识到自己也80多岁了,该见的见一见吧。邓大姐对五位书记工作战斗过的地方,想看一看,看看重修后的双清,是一种怀念的心情。这次来,老人家了却了一桩心事。她不仅是来香山,去上海时,她也看了“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故址,当时故址挂的牌子是“周公馆”。邓大姐看了说,“‘周公馆’是当年的称呼,现在用不着了,还是用正式的名字好!”后来就改为现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了。所以我想,1974年总理来香山,也是一种怀念的心情,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怀念。总理曾经说过,要记住这个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