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老照片的背后》
新闻老照片的背后:红墙摄影家镜头中的共和国往事 新华出版社
翻开《新闻老照片的背后》一书,首先跳入眼帘的是一张张十分熟悉的照片,特别是那些与领袖人物有关的,如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1966年7月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身穿泳衣站在快艇甲板上向江中的游泳健儿挥手致意,周恩来于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发表重要讲话,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6届特别会议上发言……当年都可谓家喻户晓,人们没有想到这些精彩的照片都出自同一人之手,这位用摄影镜头记录共和国一个个重要历史时刻的摄影者就是本书的传主--红墙摄影家钱嗣杰。
确实,钱嗣杰先生是一位十分幸运的摄影家,甚至可以说,他的幸运是他的同行--其他任何一个摄影家都无法比拟的,主要就因为自二十几岁拿起相机,成为一名摄影工作者,直至晚年退休,他都跟共和国的一桩桩大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且用他的相机忠实地将其中最核心的人与事都一一记录下来:上个世纪40年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解放战争他参加了三大战役当中的两个,亲眼看到人民解放军如何由弱到强,占领整个东北,然后入关,解决平津,继续南下解放全中国的;他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进入解放后的北平,参加开国大典;他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越鸭绿江,亲临炮火连天的抗美援朝前线,报道中朝人民抗击"联合国军"的一个个战斗场面,尤其是他目睹了中朝代表团与"联合国军"方代表在开城谈判的全过程,以及双方在板门店在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字的经过;他随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亚非会议,差一点成为"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空难罹难者之一;"文革"前夜,他和其他随行人员一起随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度过"谜一般的11天",回到北京后,又用镜头记录下毛泽东一系列"文革"中的活动,如八次接见红卫兵;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上的精彩发言和一系列活动,一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访美、访日,成为第二代领导核心,钱嗣杰都有反映这些大事的摄影作品问世,可以说,三四十年来,钱嗣杰一直在共和国历史进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现场,如果说每一桩大事都像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钱嗣杰几乎始终都处于这个"波心",都有自己真实的记录,这样的摄影家在中外历史上能有几人?因此,回首往事,我们的传主总结他这一生就只一个字:"值",我认为是当之无愧。
钱嗣杰见证了这么多的历史大事件,见证了新中国的创立与发展,他作为历史的见证人,早就应该将他的"亲历历史"告诉给世人,因此,当我们读到这本副题是"红墙摄影家镜头中的共和国往事"的书,我们真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但在今天他已届耄耋之年的时候,回首往事,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拂云历史的烟云,以一颗平实的心去回忆一件件大事,更能让作者与读者获得真实感。比如,他对本书的撰者、采访人说到毛泽东逝世后,"来吊唁的有工人,农民,还有学生,那种悲伤是一点也不常掺假的,学生们哭得最伤心,尤其是女学生。"以及他个人的评价:毛泽东是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长者,他不是神,也不是完人等等,都十分可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视角。而他对晚年华国锋的报道,更是在华已辞世后的今天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华国锋一直喊他"老钱",而钱嗣杰在华国锋离职后也一直喊他"华主席",尽管华国锋曾对人说过"别再叫我主席,我是老百姓"。书中还写到1979年10月钱嗣杰随华国锋出访欧洲各国,"有时候外事活动或会议结束时,华国锋常常会突然操着山西话说:'老钱你累不累?'尽管平时在一起没有什么距离感,但是此时钱嗣杰还是有些受宠若惊!"真实地再出了历史情境,对我们了解历史人物有极大的帮助,把读者也带入了历史现场,并从中体会到当事人的心理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