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主席的儿媳,邵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主席身边,经常为老人家拍照。是啊,在人民心目中,毛主席是神圣的伟大领袖;在世界友人心中,毛主席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元首;可在邵华的眼里,主席是一位平凡的父亲。那时,邵华在主席身边,除了办公外,一般情况下都允许她拍照,不过主席有言在先:一不准将照片擅自拿去发表;二不准将胶片拿到外面冲洗。有这两条纪律摆在面前,主席想着你们这些孩子能折腾出什么来呢。邵华就偷偷地在卫生间建起了“暗房”,请师傅帮忙做了洗相箱,将灯泡染上颜色,一个盆子装显影水,一个盆子装上定影水,半夜三更以如厕为由,干起了洗照片的事。初学洗相,常常不是“显”过了头,就是“定”不足打捞起来,基本上一个胶卷里很难找出个像样的相片。不过那时,邵华就开始有心收藏照片,只可惜的是,由于频繁的搬迁,加之“文革”的抄家,她拍的早期照片所剩无几。现存的还有一张主席的标准像,主席的头发还未梳理好,有多处凌乱,领口还有两粒扣子未系。面对这张本色的毛主席像,邵华曾有意请人进行电脑修改,后经高人指点,说这才是真正的文物,将军才就那么留了起来。
触景生情,邵华不无遗憾地说:“那时的科技要是有现在这么发达,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能够进入普通人家,我不知能留下多少珍贵的资料!”
浙江摄影出版社社长蒋恒(左)和邵华(右)合影(资料图片)
“三王会师”堪称“国宝”级史料
1985年10月1日,邵华作为贵宾,被邀请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新疆是邵华难忘的地方,童年时的她曾经在这里蹲过四年监狱,父亲陈振亚烈士在这儿为革命牺牲。一踏入天山脚下这片故土,邵华就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纪念活动那天,为新疆解放作出突出贡献的王震、王首道、王恩茂也出席了活动,他们进入贵宾休息室时,老记们就被挡在了门外。当时“三王”兵分三路,各自坐在一张沙发上,随身带着傻瓜相机的邵华突发奇想:在这个有纪念性的日子里,如果让“三王”坐在一起,照上一张像,必定有特殊的意义。邵华的心里刚开始有此想法时,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后来一想,不管成还是不成,在他们面前,自己是孩子辈,他们不会怪自己的。于是,她就挨个儿走到跟前,讲着同样一句话:“王叔叔,我给你们合张影吧!”王震将军率先挥动着手,笑着说:“好哇,你给我们照相当然好了!”平日他们各自都在忙着工作,聚首的机会不多,照相就更甭提了。随即,王首道、王恩茂就坐到了王震的沙发上。这样,同一张沙发上,坐上了新疆遐迩闻名的“三王”。在座的其他领导一看邵华在拍合影,大家三五成群地纷纷请她拍照,整个贵宾室在闪光灯的映衬下,格外祥和。
光阴荏苒,如今,王震、王首道、王恩茂都已作古,新疆“三王”的那张珍贵合影成为“国宝”级史料。
邵华摄影作品《龙翔大地》
第一次知道胶卷有度数之分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邵华近年经常下基层搞社会调查,一来二去,她将年轻时摄影的爱好又捡了起来。既然要搞,就得正正规规地拜师学习,像模像样地拍照。她开始结交摄影圈子里的朋友。像解放军画报社的贾明祖、袁学军,海军的牟健为等摄影记者,都成了邵华家的常客。起初,邵华的镜头主要对准的是一些静态的花、草、旅游胜地、革命旧址等。有一天,袁学军对邵华说:“真正搞摄影还是要拍舞台。”“是吗?”邵华并不明白,甚至一些行话她都不能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