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王华,洛川县杨舒乡人,“洛川会议”纪念馆馆长
“说新中国成立后洛川的发展,一句话,变化大,面貌新。我刚到洛川县城读书时,县城的面积还很小,大约在1平方公里。放学之后喜欢四处走走,不长的时间我就把县城都逛遍了。”在王华的印象中,1983年,整个县城能称得上“街道”的只有解放路一条。全县城最宽的路才10米,大多数的路宽度不到6米。一辙之路,来往车辆很难回避。“现在你们见到的府前街,以前就是砂石路,路况较差,坑洼不平,通行极不方便,而那两旁就是居民住的瓦房。”
“过去人们买东西,基本上就去老街两边摆的小摊。那里主要卖一些小百货,巷小人多免不了挤来挤去。后来,府前街上修起了文化广场、展览中心、宾馆和商城,买东西就到府前街两边的商厦里买,商品种类齐全,非常方便。”王华说,“不仅如此,现在在洛川县城,你走到哪条街上都能找到商厦。步行街两旁的店铺,也装潢得古色古香。”
提起上学的经历,多少年过去了王华仍然记忆犹新。“当时巴掌大的县城只有洛川中学和城关中学两所中学。我在城关中学读书。学校一个年级五六个班,一个班上大约50个学生。当时全县专职老师少,因此大部分农村学校采用的是‘复式班’的形式,就是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在一起上课;教室的门就是木板,两扇门之间合不严,窗户就是塑料布拉上的,冬天的时候四处透着冷风。即便这样,听老师们讲,那时学校的条件已经比解放初期的土房要好得多了。”顿了一顿,王华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的娃是在曙光中学读的初中,那是县城较大的民办学校之一。现在,娃娃们的就读条件比我们读书那会儿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他们的教学楼我去看过,楼房可漂亮了,看书还可以去自习室。洛川在娃娃培养上可是肯下功夫的。”
要想富,先修路。在王华看来,洛川的发展离不开道路的建设。“洛川是塬不是川,看起来平平坦坦的,实质上沟壑纵横。听老人们讲,这里从古代起就是榆林通往西安的必经之路了。但是,由于早些年道路狭窄、沟川太多,下雨之后坡陡路滑更是难走,好多粮食水果、土特产都运不出去,外面的物资也运不进来。”新中国成立后,洛川县城和周边先后建起包茂高速公路、西延铁路、210国道以及304省道,洛川县城“三横四纵”的交通骨架也基本形成。“你们到洛川苹果展览馆看看,现在的洛川与关中经济区和周边城市联系密切,看着可让人高兴了,咱这出产的好苹果能卖得更多更远。”王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