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记者跟随大连市金州区文体局和金州博物馆工作人员组成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队,来到了金州区二十里堡街道韩家村,驻足在刚刚被发现的董秋农故居前,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几间普通的砖瓦房见证着一名抗日英雄不平凡的人生。
《金县志》中记载:董秋农生于1910年,金县(现金州区)二十里堡韩家村人,兄妹3人。1926年,董秋农在旅顺二中读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积极参加反对日本校方虐待和无理开除中国学生的斗争,组织和领导学生罢课。1929年转入北京宏达中学就读,毕业后考入日本神户商业大学经济系。毕业归国后,董秋农毅然只身奔赴抗日前线,寻找共产党,并成为了八路军战士,在八路军总部敌工部,从事搜集、翻译日文资料工作。董秋农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将搜集或查阅到的大量日文资料,及时准确地翻译整理出来,为指挥员分析敌情、部署战斗提供依据。一次,朱德总司令轻轻走进他的办公室,董秋农伏案译文,竟好久没有发现,他的这种专心致志精神受到总司令的称赞。1940年1月,董秋农所在部队奉命围歼盘踞在恩县(山东省西北部,现划归平原、夏津、武城3县)的日军,战斗异常激烈,董秋农身先士卒,英勇作战,当日军败退时,为缴获日军司令部保存的机密文件,他跃出掩体,冲向前去,不幸中弹,英勇牺牲。时年30岁。
当“三普”工作人员走到韩家村时,找到当地的老人了解情况,在交谈中,“三普”工作人员发现了董秋农故居的线索。董秋农故居,位于韩家村南大荒山脚下500米,坐北朝南,为砖石结构,硬山式建筑,屋顶覆黑瓦,正房面阔7间,长20米,进深5.5米,高3.3米;厢房长12米,宽5米,原为东西厢房,现仅存西厢房;门房2栋,院落有石筑围墙。董秋农自幼生活在这个地方,参加革命后,再也没有回来过。故居内还有他儿时家中用过的桌子、笸箩和几口大缸。故居的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董秋农及中国革命史、军事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普”工作人员希望此故居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留下来,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