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保护仅靠政府财力投入是不现实的。”吴涛说,他们正在探索抗战遗迹分级保护系统,对于特别重要的遗址列入一级,由财政全额投入保护。对于没有列为国家文物的遗址,定为二级和三级抗战遗址,在法律政策没有明文禁止的“模糊”空间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实现保护和开发的双赢。
如位于渝中区中华路的国民参政院旧址,尽管外界对在此建洗脚城颇有争议,但吴涛认为富侨洗脚城是个正规行业,没有影响到内部文物结构,还投入300多万元资金进行了保护维修。将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经济发展,是探索保护的一条路子。
目前,市文物局的思路就是千方百计将现存的遗址全部保护下来,下一步绘制主城抗战遗址地图,引入旅游开发公司,搞专题旅游。
思路二
遗址集中区域设立“试验区”
相对于实战派的吴涛,致力学术研究的潘询教授认为,要充分发挥抗战遗址的魅力,必须走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整体系统保护开发利用之路。
潘询认为,首先要制定高规格的抗战遗址整体保护规划,严格指导城市建设。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分片区保护,建立博物馆群和消失遗址标志群。还可在1~2个抗战文化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设立“试验区”,允许社会资金进入,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鼓励大胆探索创新,解决资金难题。
致力于抗战遗址研究的重庆社科院邓平研究员说,目前重庆抗战遗址国字号文物太少,建议市里组织一套班子加大抗战遗址申报国家文物的力度。申报成功一可争取国家资金注入,二可提升知名度,可谓“一箭双雕”!
独报评论
在历史坐标上亮出重庆名片
胡钊钦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一句被重复了无数遍的名言,而每被提及一次,也总是为了表明我们并未遗忘。
我们真没遗忘吗?权威统计显示,20年来,仅主城就消失抗战遗址372处,占抗战遗址总数的51.6%。
我们真遗忘了吗?重庆抗战老照片一现身网络,就掀起一股抗战文化热,百万网友签名要让老照片“回家”。
毫无疑问,有很多重庆人并未遗忘60年前那场抗战,但更多人已然遗忘,因为无论我们如何强调纪念,抗战遗迹还是在一处一处地破落消失。“消失就消失吧,这无关于吃饭穿衣、更无关于GDP增长。”这是那些容易遗忘历史的人的心态,要不然,185处遗址就不会消失于城市开发建设中。
不可否认的是,重庆作为中国西部重镇,特别在直辖后,突飞猛进地发展着。经济发展了,但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重庆还远未取得与之相匹配的地位。
直辖十余年,在中国提及重庆,一些人仍把重庆当成是四川的“重庆”;抗战结束六十余年,在世界提及重庆,都知道那是中国战时的陪都。个中原因,值得玩味。
城市需要包装推广,离不开特色的彰显。重庆抗战史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重庆拍摄的《记忆之城》,社会反响不是很好吗?那我们能不能在包装时花大成本,请来好莱坞大导演、大明星,“借船出海”把重庆城市文化品牌传播到全世界呢?城市品牌起来了,外国人、外地人都来重庆旅游消费了,这关不关乎吃饭穿衣、GDP增长呢?
当下之急,是如何不让抗战遗址再消失,让消失的复建,站在历史的坐标上,打造好重庆抗战文化这张世界名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