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0余张重庆抗战老照片现身,震惊文史界,引起市内外及美国媒体的巨大关注。老照片所呈现的个个瞬间,再次佐证重庆在二战时期的重要地位。欣喜之余,我们发现,在这批照片中所展现的部分抗战遗迹,在现实中已找不到身影。
据权威统计,20年来,仅主城就消失抗战遗迹372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文化遗产发展报告》显示,在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排名中,重庆击败北京、西安,位居第一。一个重要原因是重庆有大量抗战遗址。本月初,市委专门召开了抗战遗址保护研究专题会议。今年,市政府出资委托哲学研究课题中,有6个课题涉及到抗战文化的保护研究。
悲凉现状
现场探访
中苏文协旧址已变危房难挡风雨
前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渝中区中山一路126号七星岗邮局背后的重要抗战遗址——中苏文协旧址。
这是一栋两层的中西式砖木楼,瓦片残缺不全,部分房梁垮塌,全身破损。“每逢刮风下雨,就担心得睡不着觉。”负责看守的叶大姐说。记者看见,旧址砖木楼已颤颤巍巍,难以承受风雨“折腾”。一道铁栅栏将已定性为危房的旧址封锁起来,门口石阶上已布满青苔,只有镶嵌在旧址门前堡坎上刻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那块清晰的石碑,能让人联想到60多年前这里的门庭若市。
据史料记载,这里是抗战时期重要的中苏民间外交场所,也是反法西斯进步力量的主要活动场所,周恩来、郭沫若、孙科等国共两党高层及社会名流经常出席这里的活动。
同样,在两路口体育场被一片洗车场包围的二战时期亚洲惟一的跳伞塔,以及金汤街中共代表团驻地、江北盘溪徐悲鸿旧居等,都因破旧不堪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消失原因
185处遗址消失于城市开发建设
相对于中苏文协旧址这批还能依稀看见轮廓的抗战遗迹,更令人遗憾的是,“国民政府大门”、“国民政府办公楼”、“战时儿童保育会”等重要的抗战遗址已被拆除,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身姿。
据统计,从1987年第二次文物普查以来,全市抗战历史遗迹消失372处,占抗战遗址总数的51.6%。在消失的遗址中,渝中132处、沙区51处、江北35处,北碚24处,消失原因最多的是城市建设,共有185处。
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潘询教授介绍,除开城市建设造成的消失外,还有“保护性”破坏,对文物价值认识不够,好心办坏事,不按原貌修复,让其面目全非。如梁实秋旧居“雅舍”就是保护性破坏的一个代表。此外就是“开发性”破坏,一些部门目光短浅,为满足旅游商业需要,随心所欲“改造”文物,造成文物破坏。
抢救行动
呼声不止 16年努力仍难破局
对抗战遗址的保护的呼声,16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1993年,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一份200人签名的“建立中国陪都抗战博物馆”的政协提案拉开了呼吁保护抗战文化的序幕。今年1月的重庆“两会”上,民盟重庆市委一份集体提案《尽快抢救保护重庆抗战遗址》,再次呼吁抢救保护已遭大量破坏的抗战遗址。
1993年提案的发起者之一、当时兼任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蓝锡麟至今仍在为抗战遗址保护奔走。他说,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同美国的华盛顿、英国的伦敦、前苏联的莫斯科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为人类和平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地位和作用是其它任何城市无可比拟的。
重庆社科院渝中分院邓义胜研究员说,抗战遗址的保护不是城市发展的对立面,它对重庆城市未来发展来说,是“如虎添翼”。如今,重庆站在“314”新的起点上,可将重庆抗战文化作为重庆独有的城市品牌,这是包装和营销重庆的最佳支撑点。
成果
政府投入数十亿保护遗址
民间呼声和学者研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认同。市政府先后花数十亿元巨资,对一批重要的抗战遗址进行抢救保护。如歌乐山遗址、中共南方局遗址、冯玉祥郭沫若旧居等。最近,本报助推的南山空军坟保护已纳入政府抢修保护计划正式实施。
昨日,记者在南山空军坟看到,工人已将坟地的树木和杂草清理干净,坟地上已用石灰勾画施工白线。据相关部门发布消息,今年5月,重新修缮后的空军坟将面向市民开放。
同时,记者获悉,本月初,市委专门召开了抗战遗址保护研究专题会议。今年,市政府出资委托哲学研究课题中,有6个课题涉及到抗战文化的保护研究。
困局
点对点保护没能扭转消失趋势
尽管政府保护力度加强,但点对点的保护没能从根本上扭转遗址消失的大势。
“问题的症结是至今还没有总体保护规划。”一直奋斗在保护一线的市文物局副总工程师吴涛说,一批抗战时期的遗址没有被列为文物,城市开发时,文物部门无权阻挡挖掘机,保护没能赶上开发速度。第二个问题就是体制不顺,抗战遗址产权分属不同的部门,如国民参政院旧址产权属交委,中苏文协旧址属于警备区,文物部门保护开发有难度。第三是经费不足,抗战遗址保护没有专门的经费,文物保护部门缺钱将一些重要的文物遗址产权回购,进行整体系统保护。
重庆探索
思路一
撬动社会资本保护开发
吴涛说,今年内,我市文物主管部门将对重庆抗战遗址“家底”大摸查。清查完毕后,在未来两年中将推动市里制定“抗战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开发。3年内,完成10~20个重要遗址的抢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