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红军题壁诗: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驻今双石镇双河村时,在马家四合院内南侧楼房一石灰墙壁上写下一首诗(见封面)。全诗24行,毛笔竖写行书,字迹工整清晰,笔力刚劲凝重。全诗宽100厘米。高60厘米,每字约3平方厘米。该诗为红军干部的感怀之作,是红军留存境内的珍贵文物。
5、红军钱币及实物:解放后,县文化馆在民间收集到红军钱币及实物数百件,多已上交省博物馆。今县博物馆收藏的红军钱币有:面值贰角的银元,面值壹元的纸币,面值叁串的布币。民间还珍藏有面值为五百文的红军铜元。县博物馆收藏的红军实物有马刀、马灯、旗帽、手雷等。
太平红军桥
太平红军桥
王福成老人建造的红军纪念碑
王中华与他的红色记忆收展馆
徐廷海老人和他保护的红军标语
瞻仰红军广场烈士英名碑
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遗址:现清仁乡石家沟苏家大院
六、芦山在保护红军文物方面所作的工作
近年来,芦山县在保护红军文物上作了很多工作,但是由于芦山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投入不足,文物保护工作效果不够理想。
1、建立了县博物馆。现在博物馆内收集陈列红军文物58件,其中石刻21件。
2、拟建红军纪念馆。1990年,县委、政府在佛图山脚征用土地14亩,准备修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纪念馆,并在全县开展了募捐活动。
3、编制了保护规划。2003年3月,芦山县委托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芦山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力求对红军文物红军遗迹进行整体保护与开发利用。2007年,随着红军三大遗址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三大遗址存在的年久失修、缺乏管护经费等诸多安全隐患,加大了抢救维修项目申报力度,希望能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加大芦山红军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4、群众自发挖掘、传承红军文化。竹枝强等一批红军文化爱好者为了弘扬红军文化,1997年,他们私人垫资出版了《红军在芦山》一书,有的甚至捐了几个月的工资2000多元,印数达3000册,为后人了解、研究芦山红军文化提供了可贵的资料。芦山根雕一条街王中华私人出资,建“红色记忆”展馆,收展红军文物300多件。龙门乡王家村村民王成福,花掉了苦苦积蓄的近2万余元建成了一座红军纪念亭和一座红军纪念碑,并自发组织村民开展红军文化的传统教育;残疾人杨大玉、老农民苏培清、袁国冲等人几十年义务守护三处红军遗址。隆兴乡2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自发筹资10多万元,义务投劳,修建了160平方米,一楼一底的红军纪念厅。这样的事迹在芦山还有很多,芦山红军文化正是在这些热心群众保护下得以传承和发扬。
七、芦山县红色之旅一日游线路
东汉石刻馆红军碑林——红军广场——博物馆红军文物陈列——抗日救国会旧址(北街天主教堂)——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遗址(清仁乡仁加坝村石家沟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遗址(双石镇双河村)——太平镇红军桥、巨幅石刻红军标语——宝盛乡五通碑红军标语——红三十军军部遗址(龙门乡青龙场古城坪)。
八、发展中的革命老区
芦山虽然历史悠久,但资源相对贫瘠,基础差,底子薄,经济发展十分滞后。九十年代中期“血吸虫、财政穷、中国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