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的情况。
李小萌:要是没有这个信,你也不了解这些情况。
邵华:这一段情况他只是简单跟我讲过。
李小萌:是不是他对自己曾经做过什么很少特别详细跟您讲,但是其实人们说他默默无闻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工作,比方说像翻译《列宁选集》,他都是主力。
邵华:对,他确实是一个非常沉默寡言的人,他很少在别人面前谈到他自己,除非对我也是谈他记忆犹深,过去的童年生活,对爸爸、对妈妈的怀念,还有这样的事情,工作上的事情,他所做的成绩,他很少讲到这些事情。他在中宣部工作了两三年,他到底翻译了一些什么书呢,你要让我全部说出来,我真的说不出来。后来我在国家图书馆查到了他所翻译的一些书目,你看这个地方,他翻译了这么多书,我们当时查到了十三本,其中有两本是在本的,这个地方排了十一本。
李小萌:都是很重要的马列主义著作。
邵华:经典著作。
李小萌:他很少提到自己,包括很少提自己的成绩,是主席家教和家风的影响,可以这么说吗?
邵华:我觉得是这样的,默默无闻地工作,他觉得这是自己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好炫耀的。
李小萌:他是一位优秀的俄语翻译,既然他有这样的素质,包括多才多艺,如果不是受到身体的影响,是不是应该能做更多更大的事?
邵华:我想是这样。
李小萌:那他有没有可能从政呢?
邵华:如果没有身体的问题,那我就不知道了,他没有跟我说过他有这方面的愿望,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朴实无华的人,他并没有这种要做官要怎么怎么样的愿望,他从来没有跟我讲过,所以我觉得他就没有。
四月二日,毛泽东次子毛岸青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邵华将军等亲属依依送别亲人。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由于邵华的姐姐刘思齐是毛岸青的哥哥毛岸英的妻子,所以在邵华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认识了毛岸青哥哥,毛岸青从苏联回国后,他们再次相遇,这一次的他们一见如故,并开始相互写信联系,慢慢的两人走到了一起。1960年,毛岸青和妻子邵华在大连举行了婚礼。
主持人:很多地方都写,说你们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
邵华:对,因为我们从小就认识,因为姐姐和毛岸英的关系,后来我们在1959年再见面的时候已经相隔六七年的时间。在六七年里,他也长大了,我也长大了,所以大家见面以后还是一样很谈得来,很投机,回忆过去,展望着未来,这样我们在1960年结婚了。
李小萌:到那个时候有爱上了的感觉吗?
邵华:应该说是有吧,对他来说两者都有,一方面是爱,因为他的整个经历我也很同情,也是苦难的一生,我自己也是苦难的一生,我从小坐过监狱,在敌人监狱里生活了八年,我的父亲也是在监狱中牺牲的,所以既有爱情,又有互相的同情心,互相支持、鼓励这样一种心情。到1960年我们结婚之后,当然父亲也很鼓励我们,也很关心我们,希望我们能够互相之间都有一个依靠,有一个寄托。
李小萌:作为丈夫来讲,岸青是一个什么样的丈夫?
邵华:我觉得对我来说他还是很疼爱、很照顾我的,有的时候一起出去散步的时候,他搂着我,甚至于要把他的大衣披在我肩上。
李小萌:你们年龄差多少?
邵华:我们年龄差十几岁。
李小萌:那你就是他的小妹妹了。
邵华:一直是他的小妹妹,在他眼里是小妹妹,他说我长大了嘛。一九四几年、一九五零年前后那个时期,我就是把他当哥哥来看,最后才发展到这一步的,所以他在生活中间,比方说周末,周六、周日回到家,他总吩咐给我做一点可口的饭菜,大家一起吃,散步的时候他总是挽着我,因为在苏联长大的人很习惯挽着,很习惯一件大衣两个人披着,很浪漫,我当时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