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息,不要丢祖国的脸面。父亲还多次强调,没有祖国就等于没有家,祖国强盛了我们的腰干才挺得直。”
在父亲的影响下,关汉鼎小小年纪便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少年时代,他在印尼入学,在接受印尼的文化教育之余,不忘努力学习中华的文化。他说:“那时候,我要读不同的学校,早上读中文,下午读西文,是很刻苦的。”关汉鼎的语言天分很高,加上勤奋学习,能流利地运用英语、印尼语、普通话和开平话等几种不同的语言。
受周总理感召:
放弃如锦前程毅然回国
万隆会议期间,周总理号召印尼的华侨子弟:要将一腔热血报效祖国。周总理的话,让爱国华侨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万隆会议结束不久,关汉鼎以优异成绩考入英国剑桥大学,那时,他还与一名美丽的女孩相恋,展现在他面前的是如锦的前程,但是,他毅然决定和许多旅居印尼的华侨爱国子弟一起,返回祖国效力。
1955年7月,关汉鼎从印尼坐船回到祖国,先到北京华侨学校参加为期两年的学习。同年国庆,当关汉鼎参与的队伍从天安门城楼下经过时,他惊喜地发现他的父母竟站在城楼上观礼。说起这里,关汉鼎眉飞色舞,语调中是掩饰不住的兴奋、激动和自豪:“真没想到,我的父母竟然也来了,而且他们旁边就是周恩来总理。那一刻我非常激动。”
1957年,关崇涧携眷回国定居,关汉鼎在北京华侨学校毕业后也回到家乡,一家人终于团聚了。第二年,关汉鼎迎娶开平塘口温柔贤淑的女子谢若珍为妻,并决心长居家乡,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先后在恩平恩侨中学、开平楼冈七中、赤坎六中等学校教授英语课,最后在开平风采华侨中学退休。关汉鼎总结自己的工作说:“我一生执教,競競业业,没有给父亲抹黑。”
祖国刻心中:
在任何岗位都可为国效力
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像关汉鼎一样从外国回来的热血青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但关汉鼎幸运地避免了。在开平七中教学时,关汉鼎因表现出色,被选到广州黄华路军校学习,很快升为排长。其时正是抗美援越时期,因为他的英语流利,军校准备将他派往越南当翻译官,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但他的军人身份使他在“文革”时免受迫害。
“文革”结束后,中国积极与世界各国建交。上世纪70年代末,印尼归侨可以恢复回国前的国籍,或者回到那里工作和生活,当时关崇涧已去世,关汉鼎一家留在开平,他在印尼的亲友们都劝他回印尼团聚。有一次,亲情让他动摇了,他收拾行李,准备一个人先回印尼,但他的思想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斗争,在深圳准备过关时,他停下了脚步,最终选择继续留在祖国。
自此,关汉鼎成为印尼华侨在开平的联络人,多次帮助海外华侨寻亲觅友。他说:“只要有一颗爱国的心,在任何岗位都可以为国效力。”现在的关汉鼎夫妻和睦、儿孙孝顺,最让他开心的是开平籍的印尼华侨对他的信任,他乐呵呵地说:“开平籍的印尼华侨我最熟悉,他们回到开平,也一定会找我聚聚。”
翻着父亲与周总理的相片,关汉鼎总是充满深情,他说:“父亲的爱国精神、他与周总理的情谊,是侨乡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他的故居与立园和自力村相距不远,希望政府能够将其办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者重新修缮成为旅游景点。”
关汉鼎最珍惜的是那张薄薄的菜单,他说:“为了避免丢失,我甚至不敢将他拿出来影印。一直以来,我都希望亲手按这张菜单上的菜式去烹饪,让家乡人民不仅能听到父亲的故事,还能亲口品尝他的餐馆菜式。”
让关汉鼎老人宽慰的是,他的女婿为了达成他的心愿,决定在开平城区新开一家餐馆,餐馆将会按关崇涧在印尼的椰城餐馆的格局布置,以关汉鼎珍藏的菜单为主打菜式,还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宣传,大力宏扬开平侨乡华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