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鼎的爱国精神源于父亲的教诲。 陈若婵 摄
“五香印尼加厘鸡、甜酸鹅、红烧鲍翅、海参炖乳鸽……”这份菜单,是开平著名爱国侨领关崇涧在印尼万隆会议期间,为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所制订的。当时,在印尼开有椰城餐馆的关崇涧倾其之力,在接待、保卫中国代表团时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其爱国行动,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赏。
近日,记者采访到关崇涧的儿子关汉鼎,从这位78岁老人温和的笑语中,我们感受到他们一家不平凡的爱国热情,还挖掘出一份当年为中国代表团所制定的菜单。关汉鼎说:“这张菜单,包含着父亲无私的爱国之心,如今也是侨乡的一份宝贝。”他希望,能在开平开一家揉合印尼和开平特色的餐馆,配合历史事件宣传开平华侨的爱国之路。
危难存真情:
父亲能与周总理直接通电话
关崇涧与周总理的情谊,在侨乡开平家喻户晓,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关崇涧能直拨周总理的电话,跟他互相通话问候,这在当时的开平,是绝无仅有的。关汉鼎自豪地说:“我的父亲与周总理是危难见真情,这种情谊很不寻常。”
关汉鼎说:“1955年4月18日至24日,是我们毕生难忘的日子,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市举行,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他一边出示当时的照片一边说:“当时的环境非常复杂,我仅是一名大学生,没有能力做些什么,但我的父亲挺身而出,利用他在当地的影响力,组织、发动侨胞,成立专门接待委员会,以我们家里开设的椰城餐馆为基地,接待、保卫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父亲的做法受到全家人的赞同和支持。”
关汉鼎回忆说:“父亲深感责任重大,那段时间椰城餐馆停止对外营业,中国代表团的用餐,从采购到运菜、烹饪,均由专人负责。每一个环节,父亲都亲自过问,有一次,父亲听说采购食物材料的人曾被人追踪监视,就将全部的食物材料弃掉,自己从后门悄悄地出去,重新采购一批回来,以防止特务在食物材料上做手脚。为了确保不出一丝一毫的差错,父亲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小心。”
“父亲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周总理也铭记着他的贡献。”关汉鼎老人笑容可掬地说:“1958年7月5日,周总理到台山视察时,派专车把父亲从开平接到台山会面。见到我父亲,周总理从台阶上走下来紧握父亲的手,他的亲切问候,让父亲热泪盈眶。那一次,周总理听说爱种花的父亲为没有种到牡丹而遗憾时,不久就托人给父亲送来了两盆牡丹。此后,父亲与周总理一度中断的联系又建立起来了。”
父亲谆谆教诲:
没有祖国就没有家
1930年11月,关汉鼎出生于印尼婆罗洲,一共有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第6。
“父亲少年时期在家乡只读过几年私塾,识字并不多。在印尼,他受生活所迫,辗转印尼的磨鲁埠、麻里巴板、巨港、泗水万隆等地寻找生计。1942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南洋群岛时,父亲失业,一家九口中断经济来源,父亲被迫转行做家庭手工业,以加工制作手表链勉强糊口。那时,父亲和所有海外的华侨华人一样,盼望着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后盾。”关汉鼎说。
1944年,关汉鼎14岁,他的父亲结束了家庭手工业的生涯,转行在市场开设小食店,凭着勤劳节俭,诚信为本的信念,小食店生意兴隆,家里生活也有所好转。1948年底,关崇涧在印尼万隆邮政西街60号开设了颇具规模的椰城酒家。关汉鼎说:“父亲爽直热心、富有正义感,乐意为侨胞排解纷争及困难,多次为公益事业进行义卖,还因为在促进华侨大团结工作上的贡献,被选为万隆市中华总会副主席。”
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关崇涧兴奋不已。关汉鼎说:“父亲一直教育我们兄弟姐妹们说要努力学习知识文化,尤其是作为生活在外国的中国人,更要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