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1946年1月27日,罗德里克(左一)与毛泽东在延安机场等候国共谈判代表周恩来。
据美联社报道,该社资深记者约翰-罗德里克周二早晨(注:美国当地时间)在美国檀香山去世,享年93岁。他曾因上世纪40年代前往战争前线采访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而享誉全球。
据其家属及朋友说,罗德里克死于心脏衰竭。去世前他面带微笑,非常安详,而亲朋好友也陪伴在身边。
资料照片:1946年2月,罗德里克(右一)与毛泽东及他6岁的女儿李讷,美国军事观察组成员在延安合影。
罗德里克的记者生涯跨越了新旧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
1937年,罗德里克从大学毕业后加入美联社波特兰分社。1945年是他事业的转折点。当时31岁的他前往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延安,与毛泽东等领导人一起共同生活了7个月。在延安期间,罗德里克和当地人一样,住窑洞,睡简易床,在炭火盆边用便携式打字机完成他的新闻报道。
在其所写《报道中国》一书中,罗德里克详细回忆了自己如何在饭局、舞会和交谈中了解和认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他说:“他们试图为中国的穷人做一些事,这是我敬仰的事实。”
资料照片:1947年1月17日,罗德里克与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合影。
此后,因为冷战原因,罗德里克不得不离开中国。但是在1971年,他又随同前来参加友谊比赛的美国乒乓球队来到北京,开始了著名了“乒乓外交”。
1979年,罗德里克在北京恢复了美联社驻中国的记者站。他1984年从美联社退休,但此后继续撰写了许多关于中国以及中东的报道。在2006年自己92岁生日后,他开始发表一系列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的文章。在去世前的2月18日的一篇文章中,罗德里克写道:“以我看来,中国在这么短时间内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成长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这几乎是一个奇迹。”
资料图:2004年,罗德里克在日本的外国通讯记者俱乐部留影,背景是他在1946年与毛泽东的合影。
周恩来总理曾经称赞罗德里克说,作为一名记者,他为外国媒体报道中国“打开了门”。
在他的晚年,罗德里克在日本东京南部的镰仓买下一块273年历史的农舍,如今这儿已成为当地的旅游胜地。在1996年的一次采访中,罗德里克说:“在这一行(记者)中我们从来不会感到无聊。我觉得我们非常幸运,可以去接触历史――去了解那些人在干什么,然后讲述他们的故事。”(中国网/钟龙/青桦)
资料照片:1971年4月16日,罗德里克在北京清华大学与学生交谈。
资料照片:2006年9月17日,罗德里克(左一)在纽约的美联社总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