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大荒开发建设60周年以来文化建设重要成果之一的北大荒博物馆,自2005年9月开馆以来,共接待观众2万多人次,成为展示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农业的窗口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平台。
北大荒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现代综合展馆,拥有6个展厅,展示面积近万平方米,馆藏文物6000多件,展出文物2530件,展出图片620幅,宣传人物280人,展出微缩景观、图表及艺术品65件。集北大荒开发历史、重大事件、现代农业成就为一身,文物、古迹、现代影像声光电多种功能为一体,2005年9月一开馆,便引起强烈的反响,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中国农垦事业的奠基人王震的夫人王季青,把王震生前用过的衣物、茶具和看过的书籍等460件遗物,都捐给了北大荒博物馆。著名版画家晁楣把自己用了多年的一套刻刀,捐给了博物馆。著名作家王忠瑜为博物馆捐赠了他的文学专著25部。著名作家郑加真为博物馆捐赠了他多年创作的专著21部,把家里仅存的一套(三卷)日文版《江畔朝阳》捐给了博物馆。到目前为止,北大荒博物馆已经粗具规模,现已成为反映北大荒开发建设历史的电视连续剧《龙抬头》和大型电视专题片《走进北大荒》的拍摄基地,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
开馆以来,北大荒博物馆接待原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等省部级以上领导20多人。北大荒博物馆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2007年3月17日,哈尔滨市第30中学的100多名学生步行1小时20分钟,从动力区来到北大荒博物馆,召开“学习北大荒英雄事迹”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锻炼。香坊区委党校组织了212名非党积极分子,分两批来到北大荒博物馆参观。他们把学习北大荒精神,作为党课的一项主要内容。
北大荒博物馆在人员少接待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参加省文化厅在索菲亚广场和中央大街组织的各项活动。分别在去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和“6·10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大型展览活动中,荣获省文化厅颁发的“优秀宣传奖”。北大荒博物馆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五一”后,又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被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评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