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年前,当祖国需要时,北大荒的开垦者们来到了这里,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克服了各种困难,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60年后的今天,北大荒人仍将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第一任务,使北大仓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储备基地。60年间,14万复转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识青年,创造了一个个人类拓荒史上的奇迹:在昔日的亘古荒原上,北大荒人已开垦出3600多万亩良田,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200多亿斤。
三代北大荒人,60年的艰苦奋斗。我们不仅为北大荒人所创造的丰硕物质成果而欢欣鼓舞,更为他们用青春和生命培育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所震撼。
英雄解甲重上战场
1947年,正是共和国诞生前最困难、最艰苦的时期,按照毛泽东同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一批从延安来到东北的军队干部率部挺进莽莽荒原,6月13日他们推起开发北大荒的第一犁。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他们餐风饮露,顶风冒雪,播下了北大荒农垦事业的第一粒火种,创建出宁安、通北等第一批国营农场,努力开荒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前方作战。
上世纪50年代,时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将军率部来修铁路。他抓起一把黑土捏了捏,说:“这土多肥呀!比南泥湾强多了。”王震将军心里想啊,中国有6亿人,解决粮食问题不仅对当代有利,更能造福子孙后代。当时的黑龙江省委书记欧阳钦的一番话更使将军心潮澎湃:“光密山一带的荒地,就够你开发的了,它相当于好几百个南泥湾呢!”
就这样,1958年,在中国垦荒史上,出现了气势磅礴的十万官兵进军北大荒的壮丽画卷:解放军三总部、陆海空军、炮兵、防化学兵、首都警卫师、7个预备师,共8.1万官兵,加上随军家属等……十万大军走公路,行铁路,借小路,别羊城,离巴蜀,辞云贵,渡浦江,横跨中国,直取北大荒。
穿越历史烟云,8511农场老职工、90岁高龄的姜玉庭老人仿佛回到了往昔的峥嵘岁月。195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10万复转大军齐聚密山,从这里下车分赴各农场。“完达山下千里沃野变良田;密虎宝饶英雄建国立家园。”王震将军拟就这副对联勉励屯垦官兵。跟随四野从东北一路转战海南岛,并从广州军区复员的老英雄姜玉庭,当时就在密山火车站外广场上,聆听了王震的动员讲话,然后徒步进入连地图上都没有标注地名的荒原……
过去的北大荒,野兽成群,沼泽密布。冬天的寒风冻僵了土地,初来乍到的人们只能穴地为居,化雪作炊。为了过冬,官兵们矗起了一排排马架子和地窨子。小咬、牛虻、蚊子到处乱飞。八五○农场的老战士郝振武的话让我们感慨万千:党和人民需要粮食,需要开发北大荒这座粮仓。北大荒那时是一无所有,可正因如此才派我们来啊!
从1963年到1976年,先后又有54万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来自京津沪杭等大中城市的知青把城市的文化和文明带到了偏远的边疆,给北大荒文化增添了丰厚的底蕴。
不论在艰难的创业时光,还是在今天经济全面发展的改革年代,北大荒人六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并不断赋予其科学的内涵,不等不靠,不屈不挠,以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矢志不渝的行为品质,勇担风险的敬业态度,写下了拓荒史上壮丽的诗篇。
披荆斩棘求新思变
1978年,当改革浪潮席卷全国大地的时候,北大荒人率先选择了改革之路,以敢于否定、善于扬弃、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毅然向“大锅饭”、“铁饭碗”告别,向僵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宣战,开始兴办“四到户、两自理”的家庭农场。
像当年挺进荒原一样,北大荒人开始向着一个陌生的领地进军。从农场统管、统种、统收到建立独户和联户的家庭农场,再到职工分户经营,生产费、生活费完全自理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北大荒人不断探索和创新着经营体制和机制。1984年到1996年,垦区先后兴办了20多万个家庭农场,完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改革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几十年习惯于国家出钱,农场种地的国家正式职工转变为自己出钱种地的家庭农场主,北大荒人思想上经历了一次巨大变革。支撑变革成功的动力是北大荒人的创新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