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十大元帅中,叶剑英与刘伯承两位元帅对创建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杰出贡献,刘伯承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而叶剑英不仅秘密策划了南昌起义,还领导了广州起义,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也是南昌起义80周年,广州起义80周年,还是叶剑英诞辰110周年,又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60周年,撰写此文以缅怀刘伯承、叶剑英两位元帅。
一 二人都很谨慎,叶剑英被称为“叶参座”“诗帅”,刘伯承被称为“军神”。
叶剑英在我军中长期被尊称为“叶参座”,孙中山对叶剑英的评价是:“年轻有为”;毛泽东对叶剑英的评价是:长征路上,是叶剑英“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叶剑英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亮大家都十分熟悉,他就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出山时,他的岳父黄承彦提醒他做事要事事小心,就送给他一把鹅毛制作的扇子,因为在夜间鹅最有警惕性,一发现动静就会大声叫喊,这把鹅毛扇子诸葛亮一生都带在身边,成为诸葛亮的一大标志,吕端是北宋宋太宗的大臣,太宗死后,宦官王继恩阴谋废立太子,吕端发现后,立即迎接真宗继位,贬逐王继恩,后人称吕端小事糊涂,而大事不糊涂。在毛泽东看来叶剑英不但做事谨慎,而且大事上从不糊涂;周恩来评价叶剑英的一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粉碎“四人帮”的第二天,叶剑英排除巨大阻力,最终推举邓小平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总是习惯的称叶剑英为“老兄”、“老帅”,对叶剑英的评价是“在中国历史重要转折关头为人民建立功勋”。叶剑英还是享誉国内外的“儒将”和“诗帅”,研究叶剑英的学者甚至提出,如果把毛泽东比作“诗仙”的话,叶剑英就是“诗圣”。毛泽东生前就很欣赏叶剑英的诗词,1965年,在给陈毅信中写道:“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要向他们请教。”毛泽东72岁寿辰时,将叶剑英《远望》诗一字不漏的背录下来送给儿子毛岸青和儿媳劭华。聂荣臻在《叶剑英诗词选集》的序言中称叶帅是“当代中国诗坛泰斗之一”。
在革命战争年代,刘伯承与邓小平是一对老搭档,解放战争时期,二人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刘邓大军”,周恩来在评价刘伯承与邓小平时说,刘伯承做事情时表现的是“举轻若重”,而邓小平则是“举重若轻”,这反映出了刘伯承的严谨,与邓小平的大度。刘伯承被人们称为“军神”,因为在1916年3月中旬,为了配合护国军主力在川南与袁军作战,刘伯承率护国军第一支队准备攻克长寿县,以牵制敌人兵力。3月30日子夜,在丰都县,刘伯承却不幸被一颗敌弹射中,子弹从颅顶射入,从右眼眶飞出,血流如注,他当即昏厥倒地。刘伯承负伤后,川东军第一支队也就随之瓦解,刘伯承成为北洋军通辑捉拿的主要对象,在群众的掩护,刘伯承改名换姓潜入重庆,在临江门外一所教会医院医治眼伤,给刘伯承医治眼伤的是一位德籍医生,人称阿大夫。因为在来重庆的途中几经波折,中断了治疗,刘伯承眼眶里的肌肉已严重腐烂化脓,阿大夫看过后,决定立即施行眼眶手术,剔除眼眶里的腐肉。鉴于刘伯承伤势严重,阿大夫决定对刘伯承施行全身麻醉,手术前,刘伯承从阿大夫口中了解到,施用麻醉药有可能对大脑神经带来不良影响,他陈思了一阵后,认为自己必须有一个好的大脑,将来还要用它来指挥打仗,于是就坚决地向阿大夫提出,给他做这次手术不用麻醉,阿大夫听后,大声嚷道:“不行,不麻醉,这种手术我是不敢做的”。刘伯承诚恳地说:“阿大夫,请你放心,不管发生什么意外,都不要您负责任,请你不要怀疑,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