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闪闪的红星》,凡是从那个特殊年代走过来的人眼前都会浮现出一个浓眉大眼、活泼可爱的少年潘冬子形象来。潘冬子的勇敢、机智不仅使他成为当时青少年学习的榜样,直到今天,仍然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面旗帜。那么,《闪闪的红星》是怎样诞生的?潘冬子又是怎样走上银幕呢?
一
1961年春的一天,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李小文找到自学成才的部队作家李心田,请他为孩子们写一本书。李心田此前已写过一部小说《两个小八路》,此时,他正准备再写一部反映革命后代成长的作品,少儿出版社的约稿可谓适得其时。当时,李心田在部队速成中学当教员,班上学生大多是老红军的后代,而且为数不少都是战争年代(尤其是长征时)与父母失散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被找到的孩子。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儿子许光、政治部主任鲍先志的儿子鲍声苏等就是如此。其中,有一个学生的故事特别引起了李心田的注意。江西根据地有一位红军,长征时给家中留下了一顶写有自己名字的军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与妻儿失去了联系,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孩子正是拿着这顶军帽找到了日夜思念的父亲。李心田听了这个故事后便萌生了将它写成小说的想法,并按儿子对红军爸爸“想、盼、找”的思路勾画了整部小说的框架。
在以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李心田利用工作之余完成了这部名为《战斗的童年》的小说,并将它寄给了少儿出版社。李小文看了稿子后,觉得不错,便约李心田来北京改稿,但李心田刚调到前卫话剧团搞编剧不久,一时没有时间,这一拖就是9个月。待李心田稍稍有空时,已至“文化大革命”前夕,越来越浓的“阶级斗争味”使他担心这部写人情、写人性的作品会遭到批判,便连写两封信,从出版社把书稿要了回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话剧团要创作人员把所有作品全部上交,李心田也将《战斗的童年》草稿交了上去。不过,他在交稿前“留了一手”,将草稿偷偷地誊了一份藏了起来。正是他这“留一手”,使这部小说得以保存下来,因为上交话剧团的那些稿子不久即被当众付之一炬。
尽管李心田“留了一手”,但他当时并没有指望这部小说能够出版。直到197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派编辑谢永旺向他约稿,李心田才将这部劫后余生的《战斗的童年》交给了谢永旺。谢永旺看后对李心田说:“我个人认为这个稿子可用,但要等社里集体研究后才能给你个回话。”
谢永旺将稿子带回后,社里请李希凡为这部小说把脉。李希凡看后认为稿子可出可不出。驻社军代表则明确表示不能出,并说:“这个小说像鲁宾逊漂流记,什么意思?”既然权威专家不看好这部小说,军代表又不主张出,大家都觉得这部小说肯定出版无望了。然而,当时在社里主持工作的王致远却很欣赏这部小说,并顶住压力,决定出版。谢永旺于是又找到李心田,就小说中个别地方提出了修改意见,并说:“《战斗的童年》这个书名太一般化,你最好给它改个名字。”李心田便将小说名字改成了《闪闪的红星》。
1972年,《闪闪的红星》终于出版了。小说出版后好评如潮,原北京市教育局长、儿童文学作家韩作黎还专门发文评论,称赞“《闪闪的红星》是对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接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广播这篇小说。《闪闪的红星》一下子传遍了全国,不久又被译成英、日、法、越等文字,传至国外。
二
1972年10月,“中央文革”文化组在北京召开“拍摄革命样板戏影片座谈会”。虽说是样板戏座谈会,但大家对早已落入俗套的样板戏失去了兴趣,倒是对停顿7年的故事片谈了不少,一些人甚至萌发了拍摄故事片的念头。一天,曾担任过《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等影片摄制组组长的张冬凉无意中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广播《闪闪的红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