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渐入佳境
红色旅游的生命力在于对内涵的深入挖掘;其发展应打破国家投资、国家运作的常规,而改为国家规划、民间投资、市场运作
从延安到广安,从红岩村到六盘山,在这个“十一”黄金周里,不少红色旅游景点再次迎来了客流高峰。
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红色旅游热潮兴起自2005年2月《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颁布实施。如今,五年规划的时间已经过半,红色旅游亦趋成熟。据统计,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地区旅游人数增长速度,已超过《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15%增长目标。而在这一过程中,红色旅游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显现出何得何失?就此《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先后深入重庆、四川、陕西、宁夏等地多个红色旅游景区,展开了采访调查。
拉动农民致富效果明显
“一个黄金周,我们这个农家乐能收入万元左右,利润有三成多”,四川仪陇县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区“琳琅山农家乐”店主许银芳告诉本刊记者,开办农家乐不仅解决了她家剩余劳动力就业,而且年收入比此前单纯务农时增加了三四倍。
像许银芳这样开办农家乐,依靠红色旅游致富的农户,在采访中并不少见,比如,在仪陇县朱德故里开办的特色农家乐就有23家,从业人员达115人。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农家乐户均纯收入达到了1.2万元。可以说,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实惠,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助推器。
其实,与其创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政治社会效益相比,创造良好经济效益也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初衷之一。红色旅游的目的地大多位于经济尚欠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如何能够通过红色旅游把其政治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直是红色旅游的着力点之一。
据全国红色旅游办公室统计,今年1~4月和“五一”黄金周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0个季报点和井冈山、韶山、延安等8个红色旅游城市的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都实现了稳步增长,同比均保持了15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率。
本刊记者在延安市枣园村农家乐了解到,2006年其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以上,一年总收入达到了600万元,户均纯收入4.4万元;在全村经济总收入中旅游收入占到了80%以上,全村直接参与的从业人员130人,占总劳动力的50%以上。而该村附近的“延安保卫战”景区则为该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岗位100多个,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200多元。
不仅农民收入直接提升,而且伴随着红色旅游的日渐深入,其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在四川仪陇县,记者看到为了保护景区原生态,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区内的1000多住户并没有向外搬迁,“我们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投资近700万元对景区内琳琅村的200多户农房,按照川北民居的风格进行风貌打造”,仪陇县县长陈科告诉本刊记者,这一景区为开放式园区,注重与老百姓的结合,“这样既能防止环境失真,也不易产生遗留问题”。而景区的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改水、改电、改厕,解决景区群众行路、饮水问题,并利用农家为平台,打造农家乐,既充实了景区的旅游接待功能,又能致富百姓。
在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宁夏固原六盘山景区,旅游的经济拉动作用同样明显。据宁夏统计局和宁夏旅游局的抽样调查显示,固原市200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6万人次,连续3年保持了20%的增幅;泾原县旅游收入占全县GDP的30%,众多贫困户通过旅游经营和服务摆脱了贫困。
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
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红色旅游是以革命和战争时期的历史作为资源背景,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具体体现。而在《瞭望》新闻周刊的采访中,旅游业内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