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9月中旬,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克诚接到了陈毅要他支援“黄桥决战”的电报。于是,他集中5个团的兵力,分路从淮海地区兼程南下。进军途中,传来了“黄桥决战”胜利的捷报,黄克诚便和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部留在阜宁县东沟一带。皖南事变后,八路军第五纵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被任命为师长兼政治委员,坚持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活动在盐阜区,直到1945年10月奉命进军东北。
黄克诚在盐阜区的5年时间内,由于日伪军的重兵封锁和频繁的“扫荡”、“清乡”,部队的生活供给十分困难。黄克诚带领大家节衣缩食,渡过难关。由于他在增产节约方面处处以身作则,1942年被评为全军的“节约标兵”。刘少奇在新四军军部召开的各师供给部长会议上,曾多次讲过:“全军7个师,三师人最多,花钱却最少,应当学习他们的经验。”
开荒种蔬菜
1941年至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日伪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残酷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并在经济上严密封锁,不准任何物资运进根据地,妄图把我军困死、饿死。国民党反动派也在全国掀起反共高潮。此时正逢苏北荒年,粮食歉收,加上敌人下乡抢粮,老百姓的生活也很困难,形势非常严峻。三师指战员经常只能吃埋在地下的霉玉米、霉黄豆和霉山芋干,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想改善伙食,一是没钱,二也没处买。面对困境,黄克诚动起了脑筋:自己开点荒,种些蔬菜,不就可以改善改善生活了?这一想法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全师干部战士的一致赞同,全师上下很快掀起了“自己动手,开荒种地”的热潮。黄克诚自己亲自带头,和师参谋长洪学智合开了一块地,种上了番茄、青菜等蔬菜。
当时,三师师部设在阜宁县罗桥村,黄克诚住在贫农张学成家里。一天,天刚麻麻亮,黄克诚起来上厕所,见到一旁摆着个粪兜子,心想垦荒种菜没肥料不行,于是他背起粪兜,不声不响地外出拾粪了。张学成起来后,找来找去找不到粪兜子,就问他老婆,他老婆回答说:“昨天我看到在厕所上的!”直到黄克诚拾回来一筐粪倒进厕所,才被张学成发现,他激动地说:“黄师长,这应是我们干的,不是你们干的事!”
“这是谁规定的?”黄克诚反问了一句:“粪是农家宝,庄稼少不了,多拾粪多打粮。再说,我起早到田间跑跑,呼吸新鲜空气,舒舒筋骨,顺便拾点粪,既锻炼了身体,又积了肥,不是一举两得吗?”
“不管一举两得,还是一举三得,反正不能让你拾粪!”张学成带着恳求的口吻说道。黄克诚笑一笑,没有回答。张学成心里打定主意:明天早上,我在你前头起来,叫你拿不到粪兜子,你不是就不能去拾粪了吗?
第二天早上,张学成特意起早一点,可是到厕所上一看,粪兜子又不见了。黄克诚比头一天起得还早,已背着粪兜子下田了。黄克诚拾粪的事,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快地传开了,成了无声的命令,干部战士个个像是接到了命令一样,都准备了粪兜、粪勺,全师上下出现了拾粪的热潮。垦荒种的菜,有了肥料长得更旺了。
在师首长的带动下,干部、战士一齐动手,开荒种菜,省下的菜金可以买点荤菜,几个月时间,连队伙食就得到了改善。黄克诚和洪学智还将不少自己在菜地里种的番茄,送给村里的群众。群众吃了,都高兴地说:“吃了番茄甜在心,黄师长和我们一条心。”
土军装神气
盐阜区种植棉花,却没有纺织厂。老百姓穿衣,全靠自己手工纺织,一年织的土布还不够自己穿衣用,干部战士军装用布就更困难了。
一天深夜,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