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坝有几分神秘。万山丛中,一块小小的坝子,山也青,水也秀。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几渡赤水,转战川黔滇。3月,再度回师遵义,在国民党中央军和川军黔军的围堵攻击中,中央红军机关却选择了苟坝驻扎下来。 (解说)从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出发,经古镇鸭溪、枫香,柏油路面宽阔平坦。在枫香街上往右岔出去,有一个古老的地名叫花苗田,后来人们改称花茂,出陶器,解放前后红火一时。再往前,一条乡道延伸着,那就是苟坝了。距枫香街上不到20里。70年前,中央红军机关报《红星》报上称狗坝。[拍《红星》报对苟坝的报道] 一条小溪,从山脚底流出来,清清亮亮,一路撒欢,就象有母亲呵护的孩子,安全而自由。苟坝四面环山,正前方是高高的马鬃岭,又陡又峭,形如鬣鬣马鬃,护卫着山下众生。 山下有一片小小的村落,多是卢姓人家。1935年3月10日至12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及中央红军机关就住在这个村子里。 毛泽东住的这户人家名叫新房子,也姓卢,是一座建于清朝光绪初年的木结构四合院。进院必须穿过一道朝门,朝门晚上可以关闭,确保院内安全。院坝是一块块四方四正的石板铺就,四周是消失雨水的石孔。院子的板壁是木板装就,虽然时光流过了一百多年,其工艺也不显落后。这样的建筑,在一百多年前的山乡,已经算是豪华气派了。 这里距遵义一百几十里,又是大山的纵深地带,本应是安全的。但是,中央红军的行踪,显然是被蒋介石知道了。[采访遵义军分区原宣传科长 石金生 谈苟坝会议] 新房子百米处,有一棵古老的沙棠树,看来比新房还要古老,它就见证过中央红军惊心动魄的一幕。 而今,人们不能清楚地看到70年前红军写在卢姓人家灰壁上的标语。有专家说,苟坝的标语都比其它地方的字好,说明这是中央红军机关的写的。[拍红军标语] 苟坝引起全国党史界的关注,都因70年前那个事关中国革命前途的苟坝会议。[采访遵义县党史工作者 朱存福]
(解说)1935年3月10日凌晨一时,驻扎在平正、干溪一线的红一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给军委发来电报,提出建议:“关于目前行动,建议野战军应向打鼓新场、三重堰前进,消灭西安寨、新场、三重堰之敌.......”林彪、聂荣臻在电报中提出了进攻打鼓新场即现在的金沙县城,当时是黔北四大名镇的第一镇。 在当时,要攻打黔北的第一大名镇,是一个重大的军事行动。朱德把电报交给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等传看,召开紧急会议加以讨论。屋子里坐了近20个人,一起讨论林彪、聂荣臻的电报。自从遵义会议批判了李德独断专横之后,张闻天很注意“发扬民主”,事事都找一大堆人来讨论,依据多数人的意见行事。 会议一讨论,大家都觉得林彪、聂荣臻的建议可行,赞成攻打打鼓新场。唯有毛泽东一人反对。 毛泽东陈述自己的理由:打鼓新场附近“不仅有周浑元、吴奇伟两个纵队,而且还有孙渡的四个旅,如果红军对驻守打鼓新场的黔军实施攻击,那么面临的敌军将不只是黔军,而是蒋介石在黔的全部兵力,进攻一开始就将有被敌人围困的危险”。 尽管毛泽东再三陈述自己的见解,无奈十多人未被说服。张闻天搞了个“民主集中制”,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办,决定攻打打鼓新场。 毛泽东一看要攻打打鼓新场,非常着急,说:“你们如果坚持进攻打鼓新场,我这个前敌司令部政委不干了!” 王稼祥便说:“少数服从多数,你不干,就不干吧!” 毛泽东急呼呼地走了。 毛泽东以为他一走,众人会改变主意。不料,这一走,反而闹得更僵,大家意见通过了撤销毛泽东前敌司令部政委的决定! 1935年3月10日晚上9点,军委致电各军团,对3月11日攻打打鼓新场作出部署。 毛泽东回去一想,总是不放心。半夜里,他提着马灯,来到周恩来的住处,希望周恩来把命令晚一点发,再想一想。周恩来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一早再开会议,周恩来、毛泽东终于把大家说服了。攻打打鼓新场的计划取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