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稿:张文建:“从陈云纪念馆看红色旅游如何营销” |
2006-06-30 11:28:58 |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
作者:江山 |
浏览次数: |
|
|
|
|
第四,都市红色旅游可以刺激农民进城消费,缩小城乡差别,逐步消除城乡两元结构。讲到旅游大家认为都是城里人的事,生活富裕了,城里人才会想到回归自然,避开城市的喧嚣,一般来说现实是这样的。我们开展红色旅游就可以结合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现在在建设,农村换届,农村党建活动都在进行,所以对广大农村党员开展先进性教育,可以组织他们到上海或者其他城市参观革命遗址和纪念地,这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途径之一,我觉得这是发展都市红色旅游的一些意义。 都市红色旅游要发展,要有新的生长点和增长空间,下面我以上海近年来建立的新的红色旅游的景点就是陈云故居,即革命历史纪念馆为例,就是说要有新的发展空间。我到这里开会才听说我们的嘉兴已经奠基要新造一个南湖历史革命纪念馆,那就是比现在原有的要扩大了,这就是新产品的开发,这是一个区域空间的增长,这是很振奋人心的事情。我想我们上海的都市旅游成长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从2000年开始,中央花了好多个亿,在上海建立了一个以陈云故居为核心的革命历史纪念馆,我想在座的可能很多同志也去过了。今天来的同志当中,我看名单里有陈云故居纪念馆的,有来的没有,我看名单里有的。我结合这个案例,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探讨,因为我主持这个课题的规划。
从2000年开始到2004年,陈云故居建成以后,它的客流量和参观的人数大概是达到70万人次,而到了去年,2005年大家知道,2005年正好是红色旅游的发起年,也是普遍开展先进性教育的一年,去年又是陈云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在这样几重利好消息的刺激下面,上海陈云故居的参观点那真是人满为患,不得了的,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我本人就去过几次,单位组织去过,我自己主持规划设计又去看,有的时候看到那边的路都走不通,最多一天是8000—1000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达到30万人,原来2000年到2004年才70万,去年一年就达到30万,这是非常好的新的增长点。从整个上海红色旅游景点布局来说,大家知道上海有五个红色旅游的经典景区,大家都很熟悉,一个就是老牌的,最有影响力的一大会址,第二个是农华历史陵园,还有一个是宋庆龄陵园,还有一个左林遗址,再加上陈云故居,刚才讲的前面四个都在城区,陈云故居恰恰就是在郊区。
结合以陈云故居为核心的红色旅游,从我们营销学,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我想从这么几个方面我们来说一下,现在我简单讲一讲。
一个就是对陈云故居产品的开发,总的开发思路与它的发展目标。陈云故居红色旅游开发的思路,上海五个景区都有各自的特点,陈云故居是伟人风范,一大会址是开天辟地,还有几个英烈丰碑,文化先驱,主要是这两个,代表性非常强,一个是一大会址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陈云故居代表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诞生地。上海红色旅游开发思路是这样的,就是通过开展红色旅游,与上海郊区的绿色、古韵这些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以陈云故居为核心的辐射郊区的旅游景点整体连动的格局,带动上海青浦的发展。是这样一个思路,或者说是万紫千红总是春,或者说万绿丛中一点红。这也是上海都市旅游对迫切需要的,正好青浦陈云故居、水乡古镇这一代又为上海景区开辟了一个新的功能,因为整个上海旅游格局,过去说三个圈带,从市中,内滩、外滩,一直到郊区的外圈,正好是陈云故居在这个地方,符合旅游的发展思路。
对它的市场分析,我们经过调研以后,对它的市场进行了分析,市场分析下来,到陈云故居去参观游览的人基本上从地域上分布来看,还是上海市区居民占绝对多数,约占77.9%,所以从目前来说,这是青浦红色旅游最主要的市场,外省的游客比较少,但是浙江、江苏因为靠近有一点。但是现在随着先进性教育和其它一些党建活动的开展,这个客源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尤其是北京这些地方也有客人到陈云故居来看,这个都有数据。从职业的构成上来看,到陈云故居旅游线路来看的人多数是学生、离退休人员、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占的比例非常高,学生的比例占到25%左右,由于我们讲的红色旅游的政治驱动,配合先进性教育,所以党员教育是必去的,构成上是这样一个成分构成。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