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北京2017年9月6日电(陈华)2017年8月26—27日,由邓小岚发起,阜平县委县政府主办的第三届马兰音乐节在阜平天生桥景区拉开了帷幕。这一年也正值建军90周年纪念,《晋察冀日报》创刊80周年纪念,我们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的同志们也积极参加,重走红色新闻前辈的游击办报地,重温革命历史,参加革命歌曲演唱,了解农村的新变化,收获很大。
追寻革命歌曲发源地
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歌曲大量产生在抗日根据地,鼓舞人民,团结抗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两天虽然小雨不停的下,仍然没有丝毫减轻大家参加活动的热情。
将军后代歌唱团与邓小岚一起高唱《在太行山上》
很多革命历史歌曲至今仍在老根据地传唱。创编于1940年的《小小叶儿哗啦啦》就是一首传唱很广的晋察冀边区儿童歌曲,其中还有一段特别的故事。大家在阜平县槐树庄小学的校史展览上,看到了晋察冀光明小学的历史,老校长陈君平,在根据地积极推广《小小叶儿哗啦啦》的演唱。从最初的晋察冀根据地儿童剧社(姚远方曾任晋察冀儿童剧社社长),唱到阜平县槐树庄晋察冀光明小学,又一直唱到了北京。由晋察冀光明小学刘建勋校长改编,成为中直育英学校(现北京育英学校)的校歌,并一直唱到现在,在学校已传唱了70多年。这次本歌的词作者姚远方(原《解放军报》总编辑)之子姚鸿也随我们来到了阜平。
从北京来的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的代表、中直育英学校的代表和姚鸿(前排左2)与槐树庄小学韩亦军校长(后左1)、现任郑耀德校长(后右1)一起参观校史展后合影。
姚鸿(姚远方之子)和陈华(陈君平校长之外孙女)在参观簿上签字留言
王雁(沙飞之女,右2)、胡战生(胡开明之子,右3)、张丽娜(右1)在观看校史展后留言并签字。
晋察冀边区光明小学创办于1946年底,1947年4月4日定为校庆日。今年是学校创办70周年纪念年。
1948年7月延安保小、晋察冀光明小学,晋冀鲁豫行知学校三校合并,成立了华北育才小学,进京后成为北京育才学校。中直育英学校在平山创建,杨尚昆曾任中直育英学校董事长,晋察冀光明小学刘建勋校长担任第一任校长。
阜平县阜平镇槐树庄小学的新校门
槐树庄小学新任校长郑耀德与陈华在晋察冀光明小学陈君平校长、刘建勋校长的图片前留影。
马建民杨沫之子马波(老鬼,中)的哥哥马青柯,沙飞之女王雁(右)的姐姐王笑利都是晋察冀光明小学的学生,这次他们能一起来到学校了解校史,真是机会难得呀。
马青柯现在是晋察冀光明小学校友会会长,这个校史展就是在光明学校老校友和家属共同捐款的基础上搞起来的。
中直育英学校的老校友这次也来到了晋察冀光明小学旧址,(上图左起董晓鹰、薛三平、陈华;下图右起张利、陈中华。)
《小小叶儿哗啦啦》是一首被老师和学生喜爱的抗战时期的儿童歌曲,在当时被中直育英学校作为校歌。老校友们来到槐树庄小学,听到有农村的小学生们也在唱《小小叶儿哗啦啦》,更是感到格外亲切,这也是他们唱了几十年的校歌呀!但是作为歌词作者的姚远方一直不知晓育英校歌之事。2015年育英校友陈华在军博展览上看到晋察冀儿童团员1940年唱此歌的照片;又在《晋察冀边区歌曲选》上看到了这首歌的词作者是姚中;另有机缘了解到姚中是姚远方的笔名,才与姚远方(此时已高龄去世)之子姚鸿联系上。北京育英学校终于找到了校歌的词作者!也感到特别欣慰(可参阅中红网陈华写的《一首校歌的历史溯源》)。这次育英学校老校友五人专程从北京来到阜平,就是要参加演唱这首革命历史儿歌《小小叶儿哗啦啦》,据说新闻纪录片《开国大典》中曾使用了这首歌。(因下雨演出时间推迟,研究会其他同志和育英老校友未能全部参演。)
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邓小岚(左2),陈华(还代表北京育英学校,左1),靳卫华(右1)等与马兰小合唱队一起演唱《小小叶儿哗啦啦》。
麻棚村迎来了报社老战士的后代
从北京到阜平的路上,小雨一直在下。从槐树庄小学出来,我们研究会一行就赶到了城南庄镇麻棚村——《晋察冀日报》从张家口撤回根据地阜平后的指挥中心。这里有报社自己干打垒盖起来的三排房;有报社为优秀记者仓夷、田雨烈士召开追悼大会的会场;有报社领导同志们住过的土坯房。当报社老同志的子女们冒雨来到这里,一切都显得那么亲切,因为这是父辈们战斗过的地方啊!
大家在阜平麻棚村“晋察冀红色报人纪念碑”前合影,碑上刻着邓拓社长的书法《游击办报诗》,写于1938年底,是在报社从五台山游击办报到河北阜平的途中所作。
碑刻上邓拓社长的诗是在办报一周年时写的,勾勒了游击办报的艰苦和红色新闻人意气风发的精神。诗是这样的:“笔阵开边塞,常年钩剪风;启蒙星在望,抗敌气如虹。发奋挥毛剑,奔腾起万雄;文旗随战鼓,浩荡入关东。——晋察冀日报周年纪念 邓拓”报社当时还叫《抗敌报》,邓拓社长在报社一周年时完成的诗稿,建国后才有机会写成书法留下。现在报社创刊80年后,报社老战士的子女们冒雨来到阜平麻棚村,留下了这难忘的纪念照。
1946年10月,报社从张家口转移到此,马兰村已不够报社几百人大队伍的居住,麻棚村靠近马兰村,但村子住户少,房子仍不够报社住。晋察冀军区和边区政府批准报社自己建房,于是报社全体总动员与村民一起,在靠村边小河北岸盖起了三排土坯房。建房基础的石头都是大家一起从河滩上抱上来的大块卵石,现在依然可以看到房基露出的石头和报社同志自己脱坯的土坯砖。
这是报社三排房的第一排房,大家在编辑部、校对室外合影。
这是报社的第二排房,邓拓、胡开明、马健民等报社领导曾在此排房住过(陈华摄)
社长邓拓
秘书长马健民在麻棚
编辑部副部长陈春森
马波、王雁和钱丹焰(报社特派记者钱丹辉戈焰之女,左1)在马健民和杨沫住过的第二排房前。(张丽娜摄)
这是报社第三排房,陈华(右1)回到了父母陈春森陈英住过的房子(现在是老乡家库房)。右侧是报社医务室(现在仍是村医务室),再右侧是印刷厂厂长周明和方彦军住室。靳卫华(报社经理部干部靳一之女,左1)这是她第一次来到麻棚村。
报社自建的这三排房,已很破旧,现在正在建设的“美丽乡村”计划中,是明确要保留下来的历史文物。县里要求《晋察冀日报》报社自建的三排房要予以保护,作为大党报《人民日报》的前身,战时新闻队伍的办报故地,要修旧如旧加以维护。
(胡战生提供)
胡战生、胡冀燕、胡晓燕(原报社副社长胡开明之子女)在麻棚村看望了1947年曾经照顾过他们的贾瑞大娘(现89岁)。战时绵绵抚育情,七十年后亦温馨。(胡冀燕提供)
报社游击办报在龙泉关
从麻棚村离开后,原计划是去马兰村为报社七烈士扫墓,参观报社旧址,也因雨延时只好放弃了。赶赴天生桥景区演出的第二天,我们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的同志们也没有时间参观美丽的风景,而是顺访了报社在1938年秋冬游击办报到达的龙泉关、益寿寺和瓦窑村。那天一直下着小雨,又是星期天,我们的考察得到了龙泉关镇曹建平副镇长的热情帮助。
在龙泉关标识前留个影,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到龙泉关。左起陈华、王雁、张培(报社编辑张正光之子,曾自驾去过许多报社办报点)。
龙泉关镇曹副镇长带我们在瓦窑村考察办报旧址。
瓦窑村是龙泉关向西约十里地的一个小村庄,在山沟里的路边上,背临长城岭隘口,交通方便,易守难攻。当时报社在行军中选择此地停留办报数日,也是为了便于报社队伍在办报时,若遭遇敌人能及时进退,是十分理想之地。
这是益寿寺原址,没有塌掉,大门被砖和泥土封住了。(陈华摄)
这个益寿寺,就是当年报社从五台山出发游击办报,经长城岭隘口下来,曾经住下办报的地方。当时山西的民兵护送报社完成任务撤回了,邓拓社长带干部尤奔骑两匹马,冒着倾盆大雨,到龙泉关乡公所搬救兵,请求河北民兵接站。当时就是在益寿寺先安顿下来,人员和设备都停在寺庙里面的院子里,之后在此办报数月。
益寿寺院内的大石鼎是很有历史的寺内老物件(陈华摄)
院子里两边都有小房间,过去是僧侣住的,办报时我报社人员就住在这里,印出了多期报纸发往根据地党政军民。
益寿寺就在印钞石村里面,进去不远就是(石牌坊是后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