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邓拓和夫人丁一岚
链接一:邓小岚,原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之女。《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她的父亲邓拓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代英才,曾担任《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总编、社长,她的母亲丁一岚也是《晋察冀日报》的老报人,是1949年开国大典的播音员、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任台长。
1943年,日寇对晋察冀边区进行疯狂扫荡,他们总想歼灭了在马兰这一带活动的晋察冀日报社。马兰及附近村民为掩护报社,19人壮烈牺牲,无一人泄密,史称“马兰惨案”。邓拓为怀念乡亲、激励自己,遂改笔名“马南邨”(谐音“马兰村”)。受到聂荣臻司令员高度赞誉,称其是“对这个村庄的永远怀念”。以后,邓拓又曾写过《燕山夜话》等著名系列文章。邓小岚在母亲一次随报社突围后降生到了阜平县易家庄。危险的环境下,父亲邓拓将其寄养在离马兰村很近的麻棚村老乡家里生活了3年。爸爸妈妈总是和她说:“你是吃着阜平老乡的奶长大的孩子”。长大后,母亲赠送了一枚刻有“马兰后人”的图章给小岚。邓小岚说“我母亲就是要让我记住,我也是马兰的孩子。”
邓小岚是一个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虽然,父母身居高位,但她一贯低调,不事张扬,做得多,说得少。清华大学毕业的她被分配到山东工作。1995年调回北京。这时母亲丁一岚和《晋察冀日报》的好多老报人致力于那段光荣历史的研究。邓小岚便帮着他们抄写整理,后来看到这些80多岁的老人还四处忙碌,就索性加入了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为大家搞服务。
马兰村位于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深山区,这里曾是《晋察冀日报》报社所在地,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的诞生地。当年,邓拓任报社主编,在敌人扫荡中一边游击,一边办报纸,没有一天停止过,这里曾创造了“用八匹骡子办报”的奇迹。缘于个人身世、父辈情结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邓小岚一直把这里视为第二故乡,她说:“我就是马兰人。”
1997年,邓小岚第一次回到马兰村,她看到村里的情况,觉得应该为马兰村做点儿事情。她每年的退休金3万多元,有两万元用来帮助马兰村。她通过努力在村里盖了7间校舍,又积极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学费问题。
马兰村青山秀水、环境优美、气候凉爽,茂盛的植被覆盖着高高的铁罐山,股股清泉汇集而成的胭脂河穿村而过,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于是,邓小岚就帮助村里搞起了红色旅游。
2004年,为了落实在马兰村建立《晋察冀日报》纪念碑一事。刚刚退休的邓小岚再次回到这片土地。她怀着一颗追寻父亲足迹的心,来到了这里,走房东,问乡亲,了解父母当年走过的道路。也是在那个时候,邓小岚了解到当地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学校学习的课程十分枯燥,许多孩子连一首歌都不会唱。看着孩子们明亮的眼睛,邓小岚下决心一定要帮助马兰村走出贫困,她决定把音乐带进这座山村,让音符触动他们尚未开化的心灵。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她的心再也没有和马兰村分开过,她在山区一扎根就是十多年,为太行山深处的马兰小学打开了梦想之门,用音乐改变着这所村庄,更为孩子们带去了不一样的童年生活。
邓小岚,成为了给马兰孩子们带来音乐快乐的人。她坚信,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拓宽孩子们升学和就业的路子,没有音乐的人生太苍白了。有了想法后,邓小岚很快将其付诸实践。马兰村的乡亲们穷的只能温饱,买不起昂贵的乐器,从不求人邓小岚开始“四处化缘”,把亲友们用过的手风琴,小提琴,电子琴和吉他等乐器和乐谱收集起来,都带到了马兰村。乐器有了,可这些终日在村子里疯跑的孩子们,连乐器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更不懂乐谱。于是,吹拉弹唱全能的邓小岚决定每个月在村里住上一周,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识谱、拉琴。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识谱,琴也越拉越好。
邓小岚“乘胜追击”,在2006年,成立了马兰小乐队,邓小岚循循善诱的教,孩子们认认真真的学。自从有了音乐,村民感觉到身边孩子们的眼界开阔了,性格也开朗了。音乐把偏远闭塞的马兰村和外面精彩的世界联在了一起,阜平的大山里回荡着质朴童声。邓小岚用音乐带给孩子的绝不仅仅是音乐的启蒙和一时的欢乐,而是心灵的感召和人格的重塑。它对这些在贫困山区长大的孩子们来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多年来,邓小岚每月往返于北京、马兰之间,辅导孩子们音乐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邓小岚的辛勤耕耘下,马兰小乐队迅速成长,她带领着这些农村娃多次走出大山,登上全国的大舞台。2008年10月到北京演出,受到原晋察冀日报社老爷爷们的高度赞赏;2010年8月,特邀到北京参加全国优秀特长生选拔赛开幕式演出,受到教育部领导好评;“马兰童谣,红歌嘹亮——革命老区马兰小乐队寻梦北京七一行”活动轰动北京,被邀参加了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节目;被邀参加了北京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自2013年以来已在马兰山谷中成功举办多次森林音乐节等等。音乐纪录片《马兰的歌声》在网上广为流传,感动着一个个网友。同时也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邓小岚和马兰小乐队的感人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台、北京电视台、《河北日报》及网易、新浪、腾讯等各大媒体高密度报道,在全国影响很大。邓老师的先进事迹感动和带动了大量热心公益人士,他们来到马兰村尽自己所能参与到支教活动中。部分外国艺术家也来到马兰帮助指导孩子们。2011年6月在保定演出时,邓小岚和她的马兰小乐队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
铁贯清韵,兰凝沁香。一晃13年过去了,在许多人为金钱、名利忙忙碌碌的时候,邓小岚却始终保持着五、六十年代人们的那种单纯、向上、朴实、执着的气质。从最简单的音阶到登台演出,并获得人们的掌声与鼓励,邓小兰老师付出了多少艰辛与汗水,经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当马兰村每天都被欢快的音乐声缠绕、越来越多的孩子放飞着音乐梦想的时候,有人问她为什么十几年如一日的这样做的时候,邓小岚老师只是轻轻地回答“我是在用音乐报答村里人当年的恩情”,“我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着孩子们站在台上演奏的时候。”
十几年的坚守,邓小岚慢慢改变着整个村庄,曾经偏僻、寂寞的小山村里,每天都传出了天籁般的歌声和琴声。她用音乐和一份情怀、一份大爱,默默地践行着父辈的理想,为了祖国新一代的健康成长,为这个村庄无私奉献着。长期的付出,得到了孩子们、乡亲们最真诚的回报。“胭脂河水欢快地流淌,小岚老师来到马兰,小鸟唧唧喳喳地歌唱,马兰路上鲜花盛开”。马兰的孩子们喜欢用他们的歌声表达对邓老师的喜爱和感激。有的称她“邓老师”,有的叫她“邓奶奶”,村民们有的她叫“大姐”,有的叫“大姑”。这让邓小岚感到很自然也很亲切。在马兰,有她的亲人,有她多年的梦想,更有马兰乡亲们在村头迎接她那渴望的目光。邓小岚常常引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有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邓小岚也在努力地改变当地村民的生活。为马兰村的教育和发展争取更多资金,帮助村中修路、架桥、绿化,在村里建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让村民学会用太阳能、改建冲水厕所……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带来美丽的花环,这里埋葬着抗敌的英雄,这儿的人们和你一样坚强善良……” 如今,勤劳,朴实,勇敢,善良的马兰人尽管生活并不十分富裕,但是马兰村时时飘荡着欢快的音乐声,田野里,山壑里,校园里,丛林里,无处不在的音乐声改变了马兰村民的生活,音乐让这里不再默默无闻,让这里重新得到了世人的认知与关注,而改变这里一切的人,却是一位永远自称“我是马兰后人”的古稀老人——邓小岚老师。但邓老师自己从来不乐意提及这些,她说得最多的只有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
2006年,邓小岚荣获北京市公安局颁发“热心公益之星奖”; 2008年,被阜平县委宣传部评选为阜平县"十大德信人物"之一;2009年1月,保定阜平县人大授予人民新闻家邓拓长女邓小岚“阜平县荣誉公民”称号。2012年,获首都人民警察“道德模范奖”,人民网评选为2011年度“十大责任公民”奖,以及荣获“北京榜样”称号,等等。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人,因为持守而变得美丽。”邓小岚就是这样的人。
如今,更多的公益人士们受到邓老师事迹的感召,也积极参与到帮扶活动中来,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他们经多方请教专家,2012年组建了阜平县世外源农牧开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利用马兰村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结合本地村民一起共同建设生态循环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他们建设了高标准种猪场,实现了整个农场的生态循环、有机种养、污物零排放;同时还建有大型山谷散养场;为农田提供更充足的有机肥料;农场耕地全部采用传统耕作方式,他们还在专家团队指导下种植玫瑰、牡丹、芍药等高价值作物,一部分低温烘干成玫瑰花茶,一部分蒸馏提取玫瑰精油和玫瑰纯露。马兰人民享受着收获的喜悦。
链接二:《晋察冀日报》,是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的机关报,是当年飘扬在华北地区军民心中的一面旗帜。这份报纸创刊于1937年,1940年11月《抗敌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邓拓担任报社社长。终刊于1948年,之后与邯郸市其他报纸合并,成为中共中央党报《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是敌后抗战报纸中出刊最多的,共出报2845期。最后一期刊载了社长邓拓撰写的《终刊启事》,对《晋察冀日报》办报10多年的历史作了一个简要的总结。
作为中国共产党晋察冀中央局的机关报,《晋察冀日报》伴随着晋察冀边区根据地一起发展壮大,见证了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创刊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大区党报之一。在办报期间,面对敌人层层封锁和恶劣的环境,《晋察冀日报》的工作人员利用广泛的消息源,巧妙地绕过敌人的封锁线,源源不断地获取消息、出版报纸。
从1940年到1948年这不平凡的8年间,《晋察冀日报》传递着党中央、毛主席的声音,传递着前后方的各种新闻资讯,像地雷战英雄李勇、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王二小等英雄事迹,都是在那段时间刊出的。 《晋察冀日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又有副刊《老百姓》,还有漫画、顺口溜、诗歌等。每天都会出小评论,每周出周评。报纸不仅在解放区出版发行,就是在敌占区也发行。由于文章内容通俗易懂、幽默诙谐、脍炙人口,成为当时根据地广大军民了解第八路军政策和根据地战况的主要渠道,也是晋察冀边区党和人民对敌作战的重要宣传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