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沙飞诞辰105周年致敬!

沙飞女儿王雁与部分来宾合影。(自左至右:郭爱清、陈绿荷、吕彤羽、王雁)

《沙飞艺术传播历程》前(自左至右:郭爱清、潘芸、王雁、潘小平)

“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一粒沙子”摘自《飞向自由的一粒沙》

来自河南的老师和学生

一位父亲指着照片在给儿子讲八路军抗战的故事

沙飞先生的女儿王雁讲解《沙飞艺术的传播历程》

沙飞先生女儿王雁讲解父亲照片的故事

沙飞女儿王雁(右二)讲解珍贵的沙飞作品《鲁迅先生在全国木刻展览会上》背后的故事

熙熙攘攘来宾观看沙飞先生作品

北大附中的五个同学:潘芸、陈绿河、王雁、潘小平、郭爱清

沙飞1931年在广西梧州照相馆摄。图片文字:浪漫性情浪漫游,寄情湖海与山丘。羞于众生同媚世,侣伴惟有梦中人。梦中人作,廿,伴秋游于鸳江有感。

沙飞女儿王雁《寻找父亲沙飞的足迹》

怀念父亲沙飞—女儿王雁撰写的《我的父亲沙飞》《飞向自由的一粒沙》

1936年沙飞先生亲笔留言赠给好友的珍贵照片

沙飞女儿王雁保留下父亲的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沙飞与夫人王辉在张家口

沙飞作品:《1939年,白求恩日光浴》

沙飞作品:《乌云遮不住太阳》

沙飞作品:《1940年8月,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

《好男儿武装上前线》

《黑白影集1936—1937》刊登沙飞(署名司徒怀)作品:《勤俭》

《晋察冀画报》的创办开创了我党全新的宣传阵地

沙飞(右)与石少华 1945年7月在河北阜平

欣赏

驻足在《1937年秋,八路军在河北涞源古长城欢呼胜利》照片前
中红网北京2017年8月21日电(张伊)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的日子,在沙飞诞辰105周年之际,为回顾沙飞的摄影艺术,并通过沙飞的镜头来重新回顾和梳理我党在抗战救亡、大生产运动以及边区民生等历史,同时体现沙飞摄影艺术更加多元的历史价值和意义,2017年8月18日,在风轻云淡的清秋时节,北京画院举办了“光影岿然——沙飞的艺术·理念·行动”摄影展。
这是沙飞先生遍布世界艺术传播历程的第21场个人摄影展。
本次展览分为六个部分:1935年到1937年沙飞在上海黑白影社作品、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解放战争期间作品、鲁迅先生生前及葬礼照片、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部分照片、沙飞先生艺术年表以及沙飞先生摄影艺术历程。
摄影展还展出了为沙飞生平和摄影发展史出的部分书籍和杂志,包括外国友人写的。特别是沙飞的女儿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为其父亲——沙飞在中国那段难忘的历史阶段时期,包括抗战前期、抗战时期、特别是晋察冀根据地的抗战期间所做的贡献和保留下的极其珍贵的历史照片,进行了大量的采访、汇总、收集、编纂,出版了许多书籍。让后人知道了那段红色的历史和沙飞的生平。
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画家王明明为本次展览写了《前言》。
他写道:沙飞先生是北京画院举办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里的第一位摄影艺术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之中却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多的不朽的经典作品。他还写道:沙飞先生有着自己强烈的个性气质和观念视角,他对于历史有着高超的观察力和敏感力,因此才形成了他的报国理念、艺术观念以及社会历史责任感,所以他才把自己的镜头对准了20世纪社会的时代主题,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和历史主线,为我们留下了包括鲁迅、聂荣臻、白求恩以及抗战等一个世纪的经典光影,这些都成为我们对这个世纪的主要记忆,我们是通过沙飞的眼睛来回顾和认识这个世纪的。沙飞的作品在二十世纪不断被传播和接受,并衍生出了国画、油画和版画等一大批的美术作品,他的摄影成为一个世纪中国美术创作取材的渊薮。
另外沙飞的摄影作品之所以被历史选择,还因为他在记录历史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人生体验与历史感悟。沙飞的摄影作品不是在炫耀技法,也不是在标异猎奇,他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到历史事件之中,亲身参与到抗战救亡的实际行动之中,真真切切的感悟、思索和判断,这才形成了沙飞摄影作品的许多独到和感人之处,也形成了他在历史纪录之中独有的人情滋味和艺术感染力,这就是艺术。比如鲁迅先生侧身微笑一瞬间的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聂荣臻与日本战争遗孤美穗子,白求恩晒日光浴等等,历史氛围与时代主题都要最后落实为生命个体的人生感受才能够被接受和流传,也才能定格和不朽。
|